成都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简介

成都经济技术开发区(简称经开区)位于成都市东部,于2000年2月被国务院正式批准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2005年9月被国家信息产业部批准为国家(成都)电子元器件产业园,2010年10月被国家工信部批准为国家汽车产业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创建单位。经开区总规划面积56.34平方公里,是四川省和成都市确定的以汽车(工程机械)整车及关键零部件为主导的现代制造业基地,是四川省重点培育的两大“特色成长型千亿产业园区”,成都市汽车产业综合功能区主体区和正在规划建设的天府新区骨干区。2011年在全国国家级经开区区综合考评中排名25名,名列西部第二。

在省市党委政府正确领导和各级部门支持下,成都经开区坚持把建设成都国际汽车城作为推进“两化”互动、产城一体、跨越发展的战略重点和主要引擎,以汽车产业综合功能区为依托,大力推进汽车主导产业集中集群集约发展,全力构建了以强大的现代汽车制造业为支撑、以汽车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以现代服务业和总部经济为核心的现代产业体系,形成了南部制造研发、北部贸易博览娱乐、中部生产生活服务三大功能片区互动发展格局。在汽车整车方面已经引进了一汽大众、一汽丰田、中嘉沃尔沃、吉利高原、成都大运、一汽专用、川汽等国内外企业前来投资,在汽车零部件方面已经引进了博世底盘、一汽富奥、富维-江森、汉高、富奥-伟世通、上海贝洱、天纳克同泰、蒂森克虏伯-富奥、一汽铸造、福耀玻璃、德尔福派克、麦格纳唐纳利等国内外企业180余家,在工程机械方面引进了神钢、卡特彼勒、南车隧道、海瑞克、中石济柴等国内外企业前来投资。

2012年成都经开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067亿元,工业增加值442.7亿元,利税总额346亿元。全年主营业务收入亿元以上企业72家,100亿以上企业共3家,其中200亿以上企业2家;利税总额千万以上企业61家,其中亿元以上企业9家,50亿以上企业3家,100亿以上企业1家。全年实现整车和工程机械产量37.5万辆。

2013年一季度,在汽车产业高速发展的带动下,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23亿元,工业增加值135.9亿元。一季度全区32家企业主营业务收入上亿元,较去年同期增加8家,其中一汽大众成都分公司实现产量89805辆,累计产值90.7亿元,位居首位。川烟、一汽丰田也分别突破50亿元和40亿元。一季度全区利税总额上千万企业28家,较去年同期增加10家,其中上10亿企业3家。

技术人员的职业规划

共有九家中国企业上榜。

排名 公司 总部所在地 工程机械销售额 市场份额

1.卡特彼勒(Caterpillar) 美国 213.38亿美元 16.5%

2.小松(Komatsu) 日本 140.53亿美元 10.9%

3.日立建机(Hitachi Construction Machinery) 日本 65.85亿美元 5.1%

4.利勃海尔(Liebherr) 德国 61.80亿美元 4.8%

5.沃尔沃建筑设备(Volvo Construction Equipment) 瑞典 59.47亿美元 4.6%

6.斗山工程机械(Doosan Infracore) 韩国 49.28亿美元 3.8%

7.迪尔(John Deere) 美国 49.00亿美元 3.8%

8.徐工集团(XCMG) 中国 47.71亿美元 3.7%

9.特雷克斯(Terex) 美国 44.43亿美元 3.4%

10.山特维克矿山与岩石技术(Sandvik Mining and Rock Technology) 瑞典 36.45亿美元 2.8%

11.三一重工(Sany) 中国 35.42亿美元 2.7%

12.杰西博(JCB) 英国 34.80亿美元 2.7%

13.神钢建机(Kobelco Construction Machinery) 日本 32.02亿美元 2.5%

14.中联重科(Zoomlion) 中国 30.29亿美元 2.3%

15.豪士科-捷尔杰(Oshkosh Access Equipment (JLG)) 美国 30.12亿美元 2.3%

16.维特根(Wirtgen Group) 德国 27.95亿美元 2.2%

17.美卓(Metso) 芬兰 25.86亿美元 2.0%

18.CNH工业(CNH Industrial) 意大利 23.04亿美元 1.8%

19.现代重工(Hyundai Heavy Industries) 韩国 18.75亿美元 1.4%

20.多田野(Tadano) 日本 17.26亿美元 1.3%

21.住友重机械(Sumitomo Heavy Industries) 日本 17.26亿美元 1.3%

22.久保田(Kubota) 日本 17.01亿美元 1.3%

23.马尼托瓦克(Manitowoc Cranes) 美国 16.13亿美元 1.2%

24.威克诺森(Wacker Neuson) 德国 15.03亿美元 1.2%

25.曼尼通(Manitou) 法国 14.71亿美元 1.1%

26.阿特拉斯科普柯筑路设备(Atlas Copco Construction Technique) 瑞典 13.83亿美元 1.1%

27.帕尔菲格(Palfinger) 奥地利 13.57亿美元 1.0%

28.法亚集团(Fayat Group) 法国 11.81亿美元 0.9%

29.Astec Industries 美国 11.47亿美元 0.9%

30.希尔博(Hiab) 芬兰 11.45亿美元 0.9%

31.柳工(Liugong) 中国 10.25亿美元 0.8%

32.安迈(Ammann) 瑞士 8.78亿美元 0.7%

33.龙工控股(Lonking) 中国 8.36亿美元 0.6%

34.竹内(Takeuchi) 日本 7.68亿美元 0.6%

35.Skyjack 加拿大 7.59亿美元 0.6%

36.Bauer 德国 7.18亿美元 0.6%

37.加藤(Kato Works) 日本 7.10亿美元 0.5%

38.山推(Shantui) 中国 6.15亿美元 0.5%

39.爱知(Aichi) 日本 5.55亿美元 0.4%

40.洋马(Yanmar) 日本 5.12亿美元 0.4%

41.欧历胜(Haulotte Group) 法国 5.06亿美元 0.4%

42.厦工(XGMA) 中国 4.93亿美元 0.4%

43.古河(Furukawa) 日本 4.77亿美元 0.4%

44.森尼伯根(Sennebogen) 德国 3.60亿美元 0.3%

45.默罗(Merlo) 意大利 3.60亿美元 0.3%

46.Hidromek 土耳其 3.38亿美元 0.3%

47.山河智能(Sunward) 中国 2.99亿美元 0.2%

48.福田雷沃(Foton Lovol) 中国 2.71亿美元 0.2%

49.Bell Equipment 南非 2.36亿美元 0.2%

50.贝姆勒(BEML) 印度 2.17亿美元 0.2%

核心观点

1 机械行业与国民经济密切相关,属于周期性行业。同时,行业属于资本,技术及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工程机械行业处于成熟期,增长速度较低。

2 机械行业内部子行业众多,产品覆盖范围广泛,行业技术水平参差不齐,除少数先进生产制造技术行业外,大部分行业不具备垄断性。同时,行业内部竞争激烈,生产集中度低,生产力水平低下,科研水平赶不上创新需要,整体来看,行业投资机会较少。

3 由于地区环境的影响,机械行业区地发展不平衡,东部地区在投入、产出及效益方面均占绝对优势,中西部地区基本处于弱势。由于国家持续加大对西部地区的开发力度,这一形势在逐渐改变,东部地区绝对量虽继续大幅增长,但比重呈下降趋势。

4 从机械行业销售产值分布情况看,机械产品市场主要是内需拉动型。机械产品出口增长速度很快,但是总的生产发展更快,出口产品所占份额比例仍然有限,基本维持在15% 20%左右。

5 石化通用机械、农业机械、仪器仪表、机械基础件四个子行业的工业总产值位于机械行业前四名,工业总产值?超过了1000 亿元,合计共占机械行业总产值的69%, 在行业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参考资料:

工程机械行业-百度百科

谁有盾构机制造厂商的详细资料。本单位承建地铁开发以及隧道开发等基建项目,需要采购大型盾构机若干台。

技术人员的职业规划

技术人员的职业规划

 几乎每个企业都需要技术人员的支持,生产制造型企业需要现场生产控制和工艺流程方面的技术人才;IT等高科技行业需要大量软件研发和设备维护的硬件工程师;房地产、建筑工程领域需要建筑设计师、土木工程师和施工技术人员。此外,不论是国企、民营企业还是外资公司,都需要大量的基础技术工人。甚至很多在豪华写字楼office内工作的白领,从事的工作都是和技术相关的。

 不过,一个严峻的现实是,大量的技术类人员对自己的职业定位和职业生涯规划显得非常迷茫和困惑。中国有句古话: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与管理类岗位相比,技术人员往往被人看低一等,他们虽然从事着非常重要、繁琐的技术性工作,但更多的是扮演着幕后英雄的角色。在社会地位、经济收入方面与分光无限的各级管理层普遍存在差距,这一现实造就了技术人员的巨大心理落差。第二个造成职业规划困惑的原因是部分技术性工作的局限性。拿IT行业来说,由于技术和知识更新的速度太快,软件开放人员普遍被认为是吃?青春饭?的职位,谁学习的更快、谁的精力更旺盛、谁更能熬夜,谁就更有竞争力,因为这时经验已经不再重要。如果超过35岁还从事软件开发的话,将很难在本职岗位取得突破。

 那么,对于技术类人员来说,难道他们的职业发展前景真的如此黯淡?事实当然不会如此悲观,做技术工作同样有着非常广阔的空间,当然,关键一点你要令自己的视野更开阔些,从长远的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

 技术人员的职业方向可以有以下几个选择:

方向一? 成为项目经理

 对于很多从事技术方面工作的人员来说,发展成为项目经理是一个相当好的工作。项目管理工作既需要扎实的技术背景支持,又涉及多方面的管理工作,最适合那些技术出身但又不甘于只做技术工作的人员。成为项目经理,一方面可以充分发挥技术人员的专业优势,同时又可在团队管理、协调各方资源、内外部沟通等工作中体验和发挥作为管理者的角色和作用,从而让自身价值更为充分的实现和得到认可。优秀的项目管理人才,也是今后很长时期内的一个热门职业方向。

方向二 成为行业资深专家

 如果的确非常喜爱技术工作,而不擅长和喜欢与人沟通,则可以完全专注于自身的领域,以发展成为行业资深专家为方向和目标,当然,这一发展过程可能会比较漫长,任何一个领域的顶尖技术人才都需要长期的行业经验的累积和个人孜孜不倦的投入。不过这类人才的一个优势是越老越吃香,当别人随着年龄的逐步增长而开始担心饭碗问题时,你则渐入佳境,开始进入职业发展的黄金时期。

方向三 成为研发经理或技术总监

 事实上,在某些行业和企业,技术研发人员的地位是非常高的。譬如在微软、诺基亚、华为等IT产业,技术的支持和研发的速度,成为企业利润增长的最主要来源,在这些行业,技术研发部门就是企业的主战场。在不少国企和政府部门,也非常重视科技和技术工作,例如,我所知道的广州市市政园林局,就设有总工程师、副总工程师等技术职位,其中总工程师的职务级别相当于副局级,在这种氛围影响下,技术岗位人才和行政领导同样受人尊敬。所以,在一个尊重和重视技术工作的行业和企业中,发展成为研发经理、技术总监或总工程师都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方向四 做技术型销售和服务

 技术工作的领域其实非常广泛,如果感觉纯技术工作发展潜力不大,可以考虑转向做销售或技术支持方面。华为、中兴等通信技术公司的销售人员,很少是不具有专业技术背景的;甲骨文等软件巨头的市场推广,第一步常常是从销售工程师拜访客户开始的。这类高价值、高科技的产品销售推广,非常需要具有丰富技术经验的销售人员。

 技术人员转向售后服务,也是非常有前途的。我认识的一个朋友,大学是施工机械专业,毕业后一直在市政工程行业做非开挖顶管施工,在几年的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地下顶进设备的应用和维修经验,一个合适的机会跳槽到著名的顶管设备生产商-德国海瑞克公司,成为其售后服务工程师,工作上得心应手,收入也有了数倍的增长。

方向五 转向管理岗位

 总有一些人,虽然是理工科出身、从事着技术岗位工作,但他们似乎天生就是具有管理天赋的人。这些人会在工作中逐步展现出管理潜质和优秀的领导能力,他们往往更喜欢跟人打交道,更喜欢与外界沟通。在这种条件下,以技术经验为基础和依托,适当补充学习些管理方面的知识,例如可以在职攻读MBA,假以时日,完全可以成长为出色的职业经理人。

方向六 高级技术操作人员

 刚才所谈的职业发展方向,适用群体多为高校理工专业出身的人士,但对于数量众多的中等专科学校、技校毕业的一线技术工人来说,成为行业技术专家或研发总监的机会显然非常微小。这一群体的职业人士,最佳的技术发展路线是立足本职岗位,成为高级操作型技术人员。

 广州市2006年出台的各类岗位工资指导价格中,高级技师就业的工资比博士还要高出500元。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很简单,从全国层面来说,产业工人数量虽然巨大,但高级技工的比例却非常小,?高级技工?的缺乏已经成为制约许多企业发展的?瓶颈?。但随着政策环境、企业认识角度和培育机制方面的不断改善,这一现象将逐步得到改变,所以成为中高级技师将是一个非常有前途的职业发展方向。

最后,本文将拿IT行业为例来具体谈谈技术人员的职业轨迹。

 IT(Information Technology)行业的分类相当复杂,这里仅仅分析最典型的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软件开发,通俗来说就是编程。实际上我认为真正的软件开发人员和制鞋工厂中的工人处在一个地位,是企业产品的最终生产者(当然这里没有贬义)。

 第二个部分是MIS: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ervice/System(管理信息系统),主要负责基础IT建设、网络、通讯、软硬件支持、简单开发等职能,为公司其他部门提供IT基础服务。

 第三部分是ERP: 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企业资源计划系统),主要涉及企业管理类软件实施、维护、管理。通过是引入信息化手段在企业现实的实现企业的资源管理,协调企业各方面的.生产运作,它对业务的规范和企业的管理机制有很大的依赖。

这三部分人员的职业发展空间:

1.? 开发人员

 在中小企业做纯粹的软件开发很可能走上一条不归路,长期从事开发的人一般处世能力不足,升任管理人员的机会不大。而还有一个更重要的问题是中国目前开发行业的环境很不好,正如我之前谈到的基本是在吃青春饭,30往后就很难做下去了。而在美国40岁的开发人员是正吃香的年龄。虽然可能业务越来越精,但可能会离IT越来越远,向纯蓝领工人发展。

 如果真的要做开发,应该找一个更好的平台,最好是进入跨国企业或国内龙头企业。如果数据方面的技术很强,可以考虑转向互联网搜索方向;如果在电子和通信设备方面有优势,可以从简单的程序开发转向通信产品的开发。

2. MIS人员

 MIS内容广泛,可从事的职业很多:网管、技术支持等,而且通过努力可以得到提升成为小小的主管(当然要有自身的素质),进而成为MIS Manager,但做到MIS Manager基本也就到头了,不过倒是可以考虑转到不同的行业或企业做MIS。

 同样是做IT服务,在不同公司内IT部门的地位还是非常巨大的。就我所了解的,雅芳(中国)公司的IT部门就有100多人,在公司总部的各职能部门中的地位相当高;而南方航空公司的IT部门竟然达到800多人,这个规模已经远远超过一般的IT公司,其IT部门的总裁也是公司决策层的重要成员。所以,在这些公司内做IT技术支持工作,既避免了纯编程式的软件开发人员遇到的?人老珠黄?的被动局面,也不必担心IT产业泡沫破灭而产生的生存危机。

3. ERP类人员

 从事企业管理类软件的人员一般起点比较高(公司的起点就比较高),要求对财务、生产、销售等流程都有清楚地认识,从业人员不一定为IT出身,而有可能是财务人员或理工科人员等转行而来。IT的迅速发展和企业经营领域的不断拓展,为ERP的推广和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空间。事实上,一个从事企业管理类软件的技术人员完全可以胜任一个企业的管理者,在这一领域技术人员的前景可以说是非常广阔的。

 笔者认识的一位朋友,本科读的是工业装备控制专业,毕业后一直从事ERP方面的应用推广和管理咨询,虽然他对纯粹的IT技术了解并不是特别深刻,但在ERP系统在企业中的应用方面经验非常丰富,在别人眼中他更像是一名管理咨询师,五年下来已经是这一领域的专家级人物,在个人收入方面也非常可观。

;

全球盾构机主要制造企业简介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外盾构机的主要制造厂有18家,集中在日本和欧美,如日本的三菱重工、川崎重工、小松制作所、日立造船、石川岛播磨重工,德国的海瑞克公司、维尔特公司,美国的罗宾斯公司,加拿大的罗法特公司等。各个厂家可以根据不同的地质条件和不同的工程对象,以及使用单位的不同要求,设计、生产出不同直径、不同类型、以及有特殊要求的盾构机,以满足用户的需要,其工艺和设备先进。

(一).日本三菱重工(MitsubishiHeavyIndustries,Ltd.)

日本三菱是一家具有100多年历史的企业集团,目前的经营范围除保持传统的造船业、汽车制造业和化工业外,还涉及金融领域,近些年来并涉足核能源、宇宙航天、生态环境和深海开发等尖端技术领域;其属下的直系企业有29家,三菱重工是其中的一家,为世界各地提供软、硬土盾构掘进设备的建设机械部是三菱重工旗下神户造船所的一个分支。

从1939年制造日本第一台手掘盾构机起,至2003年神户造船所就一共制造了1608台盾构机,其中包括土压平衡、泥水平衡、双圆、三圆、MMST等各种类型,数量和种类可谓世界第一,技术居国际之首。如开挖英法海峡交通隧道用的盾构机,其中就有两台是该公司制造的。曾向法国里昂地区提供直径为11m的土压平衡式盾构机,为上海延安东路第二条过江隧道工程生产泥水加压式盾构机,为东京湾海底隧道生产了直径14.14m的泥水加压式盾构机等。

在这1608台盾构中,日本三菱创造了多个第一。除第一台日本手掘盾构外,1970年三菱制造了日本最早的泥水盾构,直径7290mm;1986年制造了马蹄形机械挖掘盾构;1989年为英法海峡隧道提供了2台土压盾构;1991年制造了马蹄形的ECL盾构;1992年为法国里昂高速公路制造了直径为10.96m的土压盾构;1993年制造了迄今最大的双圆盾构;1994年为日本东京湾隧道制造了3台当时最大的泥水盾构;1995年制造了三圆盾构;1996年,为满足共同沟施工需要,制造了7950mm×5420mm的矩形盾构;同年又完成了球形刀盘盾构。

1997年三菱为川崎高速提供了MMST盾构;同年三菱又将泥土加压盾构的直径刷新为11.52m;1999年三菱生产了第一台子母盾构;2001年在大阪共同沟工程项目中,三菱制造了最大的MSD盾构,直径为8.07m,解决了盾构对接技术。

(二).日本小松制作所(KomatsuLtd.)

成立于1921年的日本小松制作所(株式会社)是跨行业领域的跨国集团公司,至今已有80年的历史。集团公司是由包括小松公司在内的142家公司(控、持股对象)组成。

公司主要产品除了始终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的建筑工程机械、产业机械以外,同时还涉足电子工程、环境保护、工程事业、土木工程、运输、流通机械、金属材料制造和销售,软件以及金融、服务业等高科技领域。其隧道工程机械包括盾沟机、岩石掘进机和顶管机。

(三).日本川崎重工(KawasakiHeavyIndustries,Ltd.)

川崎重工创立于1896年10月15日,是从修船、造船发展起来的日本著名公司,在现代航海技术中处于领先的地位,此外还生产飞机和航空设备,机场登机系统、行李系统,铁路车辆,大型桥梁结构,供电、供热、天然气输送设备,环境工程设施等,同时也是机器人生产的先锋厂家。

在地下施工机械方面,已生产出1200多台软岩和硬岩挖掘机,如东京市神田川地下调蓄工程用的直径为13.94m的盾构机,东京湾海底隧道14.14m直径的盾构机,英法海峡隧道开挖用的盾构机,以及上海地铁隧道用的盾构机等。

(四).德国海瑞克(HerrenknechtAG)

1977年,马丁?海瑞克先生创办了海瑞克公司;1980年,在靠近法国和瑞士边境的德国南部施瓦诺(Schwanau)设立了办公室和生产车间。公司总部距离斯图加特机场、斯特拉斯堡机场(法国)以及巴塞尔机场(瑞士)都很近。

今天,公司员工分布于世界各地,已超过1,400人。其中,公司总部有1,000人。公司的生产和组装面积已增长到59,900m2,拥有现代化的生产厂房和办公设施。

作为隧道设备生产商,海瑞克公司的设备尺寸完全,能适应各种地质状况。因此,从设备覆盖范围方面来说,海瑞克公司是独一无二的:拥有直径从4,000mm到15,440mm用于公路、铁路、地铁及输水隧道施工的大直径机器到外径仅100mm的全自动微型隧道掘进机、房屋管件连接设备和水平定向钻设备,机器适用于从软质、含水非粘性地层到抗压强达到300MPa的硬岩的各种地质条件。尤其是在大直径隧道掘进机技术方面,海瑞克公司在长距离隧道和高工作压力施工上获得了丰富的经验:

在25年的隧道施工行业中,海瑞克公司一直是一些重大隧道工程的TBM供应商。在荷兰西西尔德、瑞典哈兰德拉斯、马德里、巴塞罗那、易北河等隧道工程中大显身手。在中国参与并完成了香港、北京、天津、广州、深圳、南京、重庆等城市的地下隧道及越江隧道工程。

至今,海瑞克公司已向世界范围内的客户提供了超过1,200台的隧道掘进设备。截止到2005年8月,海瑞克公司已向中国供应了40台直径大于6米的隧道掘进机,小型机7台。

(五).美国罗宾斯公司(ROBBINS)

美国罗宾斯公司是一家从事地下挖掘设备的设计,制造,销售和租赁等业务的公司,专门生产各种挖掘材料,包括提供与传统的“钻孔爆破”方法完全不同的在坚硬的岩层进行机械作业的方法。

现今,岩石掘进机械提供了一种比钻孔爆破法更值得的高效隧道挖掘方法。钻孔爆破法需要按此分开程序操作:先钻出小孔,然后装入炸药,爆破,通风,最后装岩出碴。反复如此进行作业。而岩石机械挖掘法是一个连续地从隧道表面“切开”岩石体的过程,然后通过传送带机或坑道车直接把碴从隧道内运出来。罗宾斯公司的主要产品是全断面隧道掘进机(TBMs)。

TBMs被应用于开挖经过各种各样地质状况的圆剖面隧道,从一般土壤到坚硬岩石层。罗宾斯已经生产出了隧道挖掘直径从1.6到12.87米的全断面隧道掘进机(TBMs),机器重量从50公吨到1500公吨以上,总装机功率从300千瓦到3000千瓦以上。

罗宾斯公司也设计和销售范围很广的其他能使TBM得到高效率的运用的设备和服务。

使用左边的菜单可以发现关于我们的小型掘进设备(SBUs),隧道出碴系统,支持系统,切削刀,零部件,人员和全部的隧道开挖技术。

罗宾斯公司已经设计制造了超过250套全断面隧道掘进机(TBMs)。在本年底将有超过50罗宾斯TBMs机器投入使用。这足以证明罗宾斯的设备质量非常可靠。

(六).加拿大罗浮特公司(LOVAT)

加拿大罗法特公司成立于1972年,在传统的盾构机设计上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产品广泛应用服务于地铁、铁路、公路、暗渠、市政、电信等隧道建设,擅长于风化岩石、混合土质、软土、土压平衡式和泥水式盾构机的制造,开挖盾构直径从0.75米到17米。LOVAT盾构机具有高精技术和更可靠的施工安全性及质量特点。除此之外,LOVAT是唯一能提供从盾构机的全面设计、制造、检测和试验的公司。

(七).德国维尔特Wirth法NFM集团

德国维尔特公司1895年建立,自1916年以来生产钻机和泵,1965年以来生产全断面隧道掘进机(TBMs)。大约90%的产品出口,产品行销超过60个国家和地区。NFM技术公司是一家法国的实业公司,于2001年11月1日加入德国维尔特公司,专门开发和制造工业设备和特殊用途设备(比如,全断面隧道掘进机),处理和举升设备等高性能设备。

本文来自作者[小筠]投稿,不代表葡萄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putao.com/pu/1553.html

(27)
小筠的头像小筠签约作者

文章推荐

发表回复

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小筠的头像
    小筠 2025年10月03日

    我是葡萄号的签约作者“小筠”

  • 小筠
    小筠 2025年10月03日

    本文概览:成都经济技术开发区(简称经开区)位于成都市东部,于2000年2月被国务院正式批准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2005年9月被国家信息产业部批准为国家(成都)电子元器件产业园,20...

  • 小筠
    用户100309 2025年10月03日

    文章不错《成都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简介》内容很有帮助

联系我们

邮件:葡萄号@gmail.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