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的师资队伍

胡慧

胡慧,医学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现任护理学院院长,护理学科带头人。兼任全国中医药高等教育学会护理研究会常务理事,湖北省护理学会护理教育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医护理学基础》省级精品课程负责人,全国百名优秀中医护理标兵。

从事护理学的临床、教学、科研工作二十余年,在老年病护理和护理教育研究方面取得较好的成绩。主持和参与国家级课题3项,省厅级课题8项,校级课题5项。“有中医特色的护理学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荣获2009年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学成果奖三等奖,省第六次优秀高等教育研究成果三等奖,“抗痴呆中药复方筛选体系的建立及温胆汤改良方作用研究”获武汉市科技进步二等奖,“温胆汤改良方对AD细胞模型JNK、c-jun磷酸化水平的影响”、“‘中庸'思想与护士形象美”获湖北省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三等奖。在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40余篇,担任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规划教材《护理伦理学》、《中老年营养与食疗学》主编,《中医护理学基础》、《中医临床护理学》、《针刀护理学》副主编。培养硕士研究生8名。

张丽君

张丽君,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毕业。现任湖北中医学院护理学院党总支书记,硕士生导师,湖北中医药学会妇科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张丽君同志自1983年大学本科毕业以来一直从事中医妇科及中西医结合妇科的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热爱祖国医学,尤其擅长于妇科临床工作,对不育症、习惯性流产、子宫内膜异位症、更年期综合症等有独到的心得体会。20余年来发表专业论文20余篇,撰写专业著作7部,主持或参与省级、院级科研项目多项。

刘虹

刘虹:护理学院副院长兼党总支副书记、副教授,中医护理学本科毕业、硕士生导师,担任十三届中华护理协会湖北分会理事,湖北食疗协会理事,获全国高校先进心理工作者称号。 承担中医护理学基础,护理学基础,护理教育学等课程教学。从事护理临床、护理教学及科研工作多年。尤其擅长临床和护理教育工作。发表论文30余篇,撰写专业著作10部,主持或参与省级、院级科研项目多项。

邢彩珍

邢彩珍,女,1962年10月出生,大学本科毕业,学士学位,副教授,基护教研室主任。中国中医药学会中医护理分会委员。

从事临床护理工作20年,担任病区护士长,有丰富的临床护理经验和较高的护理管理水平。2002年调入湖北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从事护理教学工作。承担《护理学基础》、《护理管理学》《护理基础技术操作》三门课程的理论和实践教学,教学态度认真,教学效果获得领导和学生的好评。自2005年担任教研室主任以来,同时兼任《护理学基础》和《护理管理学》的学科带头人,能带领学科组内其他教师就两门课程的课程设置、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学标准、考评体系等进行系统而规范的重整,取得较好效果。在完成繁忙的教学工作之余,担任《中医护理与临床》主编,担任《护理学导论》、《孕妇调养及护理》、《临床护理技术》编委,发表论文《护生临床实习中存在的法律问题与对策》,参与省教育厅“中西医结合护理技能教学改革的研究课题,并荣获三等奖;主持校级科研课题一项。近三年每年承担580学时以上的教学工作,连续多年年终考核为优秀。

舒静

舒静,女,1969年12月出生,大学本科毕业,学士学位,副教授,中医基础护理教研室老师,中华护理学会湖北分会中西医结合护理专业委员会委员。承担《中医护理学基础》、《护理基础技术操作》等课程教学,从事护理临床、护理教学多年。擅长临床护理、教育、康复保健等工作。发表论文10余篇,参编专业著作6部,参与省级、院级科研项目2项。

王再超

王再超:硕士研究生,副主任护师,第一专业护理教研室专职教师,湖北省护理学会精神心理专业第6届委员会常务委员。1991年湖北中医学院护理专业毕业后分配到附属医院工作,在护理临床、管理、教学、科研等岗位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2010年7月调入护理学院致力于护理教育,主讲课程:《精神科护理学》;参讲课程:《内科护理学》、《健康评估》、《老年护理学》等课程。20年来,发表论文10余篇,撰写专业著作2部,参加国家级、省级课题数项。研究方向:老年病护理、护理信息标准化。

青年人朝气蓬勃,最具创造热情和创新潜力,从本科生入校时开始强化科研育人,不仅能帮助学生树立良好学风,提升学生的基础研究能力,更是实现高质量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

在南通大学医学院(护理学院),博士生导师、全国“挑战杯”特等奖、中国“互联网+”银奖指导老师吴辉群带领本科生徜徉于医学研究之海,享受着思维上的碰撞,一步步探索出他们自己的科技新天地。

大数据带来医学研究范式的转变,人工智能引领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早在2011年,吴辉群便开始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研究中尝试引入人工智能技术。十几年来,吴辉群一直致力于医学信息学的教学和研究这个新兴交叉学科,希望将最新的信息技术融合到传统的医疗器械、医疗方案当中,大大降低技术推广的时间,实现“让患者少走路”的目标。

作为我院智能医学工程专业带头人之一,吴辉群积极投身于“新医科”教育实践探索。近年来,他主持并参加国家科技重点研发课题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获得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优秀骨干教师、南通市第五期“226工程”,参加江苏省高校优秀中青年教师和校长境外研修计划。

近三年,吴辉群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SCI/EI论文二十余篇,获得南通市青年岗位能手、南通大学学科竞赛优秀指导教师、南通大学教育工作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吴辉群不仅是中华医学会医学信息学分会的全国四个青年副主委之一,也是中国医学信息学学科发展联盟的首批理事。

依托人工智能的进化、互联网的发展和大数据的应用,信息技术不断催生出“医疗黑科技”。顺应时代趋势,立足社会需要,吴辉群高度重视培养学生的“信息素质”。“既要埋头苦干,也要抬头看路。

医学生学习任务重,在课业和实践上要花费大量精力,学习之余,一定要善于了解和学习当下的信息技术,把这些技术转为更好的医疗方案去服务病人,造福人类。”“我希望通大培养的医学生比其他院校在'信息素质'上能更有特色,在人工智能时代更拥有竞争力。”吴辉群谈到新医科人才培养时,眼里放出一丝光。

近年来,吴辉群带领学生在智能医学领域不断进行着研究与实践。他鼓励学生运用现代医疗技术进行社会实践。2019年暑期,他担任学生社会实践的指导老师,指导学生运用自主开发的眼底AI系统到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老年人进行眼底筛查服务。通过AI识别,高效获得了每位服务对象的精准数据,精准抓住了病灶。

目前,吴辉群及其团队将人工智能技术、数字孪生体、元宇宙等新技术应用于医疗领域,并选送优秀项目参加各项比赛,获得评委们的高度赞扬,部分项目获得第二十一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高校展区优秀创新创业展品奖。

针对肺癌的发病率和病死率都处于迅速上升的趋势,几位本科生向吴辉群老师提出了应用人工智能技术筛查肺癌病理细胞的想法。吴辉群知道这一相对较前卫的想法真正实现起来并不容易,但他始终对学生耐心引导和积极鼓励。

通过日以继夜的辛苦标注和实验,终于实现了肺癌病理细胞的自动识别。经过一路披荆斩棘,“慧眼识癌——肺癌细胞病理诊断赛道的领跑者”项目最终获得第七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银奖。

聚揽英才,指路亮灯,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吴辉群始终坚守教育初心,甘为人梯,乐于做学生成长路上的引路人。在学生们眼里,吴辉群是一位既严格又温暖的老师,对待工作和科研一丝不苟,在学习和生活中对大家关怀备至。

吴辉群十分关心学生成长的每个阶段,从迎接新生入学到老生毕业离校,从学期初的班会到期末的学习成绩分析,从考研前的悉心指导到笔试结束后的分析交流,吴辉群时刻关心学生,为学生成长成才倾注了大量心血。

为了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吴辉群经常和学生交流想法,鼓励学生开展科学研究。面对学生们稍显稚嫩或听上去“不着调”的想法,吴辉群从不会有一丝的不耐烦,他尊重学生的想法,尽可能创造好的科研环境,耐心指导学生进行科研训练,引导他们找到正确的研究方向,为学生实现科研突破打下坚实基础。

临床医学专业2016级学生吴英成在大二时就向吴老师表示自己对医学科研有浓厚的兴趣。结合吴英成同学的兴趣和优势,吴辉群建议他在生物信息领域开展研究。经过研究讨论,吴英成最终选择了“计算生物学和基因组学”这个新兴方向,并进行了 “免疫检查点PD-1/PD-L1 (PD-L2)的调控机制研究”项目研究。

在团队几位老师的共同指导下,该项目通过大数据分析结合分子和动物模型验证,发现了多个影响PD-1/PD-L1(PD-L2)的关键因素,揭示了肿瘤细胞异常表达PD-L1(PD-L2)的新机制。最终,项目获得了第十六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特等奖。

临床医学专业2015级学生郏科人在本科阶段提出利用生物信息分析研究肿瘤的想法,得到了吴辉群的肯定和支持,毕业后赴北京大学肿瘤医院继续深造。医学影像学专业2017级学生孔维正在吴辉群的指导下开展了人工智能影像方面的研究,这段研究经历帮助他在免试推荐的激烈竞争中获得了导师的青睐,成为上海交通大学胸科医院的直博生。

近年来,吴辉群指导的本科生屡屡在全国赛事上斩获佳绩,获得第七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银奖、第十六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特等奖、全国大学生基础医学创新论坛暨实验设计大赛三等奖等荣誉。看到学生们在实现梦想的道路上逐浪前行,吴辉群内心感到无比幸福。

本文来自作者[拓跋秀莲]投稿,不代表葡萄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putao.com/pu/254.html

(21)
拓跋秀莲的头像拓跋秀莲签约作者

文章推荐

发表回复

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拓跋秀莲的头像
    拓跋秀莲 2025年09月24日

    我是葡萄号的签约作者“拓跋秀莲”

  • 拓跋秀莲
    拓跋秀莲 2025年09月24日

    本文概览:胡慧胡慧,医学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现任护理学院院长,护理学科带头人。兼任全国中医药高等教育学会护理研究会常务理事,湖北省护理学会护理教育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医护理学基...

  • 拓跋秀莲
    用户092402 2025年09月24日

    文章不错《湖北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的师资队伍》内容很有帮助

联系我们

邮件:葡萄号@gmail.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