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蜂蜜是由辛勤的小蜜蜂们酿出来的,但你是否注意过蜜蜂产蜜的蜂房呢?若你仔细地观察过蜂房,你便会由衷地发出惊叹:“蜂房的结构可真是大自然中的奇迹啊!”从正面看上去,蜂房的蜂窝全是由很多大小一样的六角形组成的,并且排列得十分整齐;而从侧面看,蜂房由很多六棱柱紧密地排列在一起而构成的;若再认真地观察这些六棱柱的底面,你会更加惊讶,它们已不再是六角形的,不是平的,也不是圆的,却是尖的,是由三个完全相同的菱形构成的。
蜂窝这样奇妙的六角形结构早就引起了人们的注意:为何蜜蜂要把它的蜂窝做成六角形的呢?为何不做成三角形或正方形的呢蜜蜂没有学过镶嵌理论,但是正像自然界中的许多事物一样,昆虫和兽类的建筑常常可用数学方法进行分析。自然界用的是最有效的形式——只需花费最少能量和材料的形式。不正是这一点把自然界和数学联系起来的吗?自然界掌握了求解极大极小问题、线性代数问题和求出含约束问题最优解的艺术。
现在我们就把注意力集中到小小的蜜蜂身上,看看其中蕴藏着哪些数学概念。
巢房是由一个个正六角形的中空柱撞房室,背对背对称排列组成。六角形房室之间相互平行,每一间房室的距离都相等。每一个巢房的建筑,都是以中间为基础向两侧水平展开,从其房室底部至开口处有13度的仰角,这是为了避免存蜜的流出。另一侧的房室底部与这一面的底部又相互接合,由三个全等的菱形组成。此外,巢房的每间房室的六面隔墙宽度完全相同,两墙之间所夹成的角度正好是120度,形成一个完美的几何图形。
有人说,开始蜜蜂把蜂窝做成了圆筒形状,因为蜜蜂要做成很多的圆筒,当这么多圆筒互相之间受到了来自前后左右的压力时,圆筒形便变成了六角形。从物理中力学的观点来看,六角形的结构的确比圆筒形的结构稳定。这话好像十分有道理。可是你再仔细观察蜂窝的形状,便会发现蜂窝的六角形都是连成一片的,蜜蜂从一开始便建了六角形的蜂窝,而不是先做成圆筒形的。
蜂窝的六角形到底有何好处呢?18世纪初期,法国的马拉尔奇量出了蜂窝的六棱柱尖底的菱形的角,发现了又一个很有趣的规律,那便是每个菱形的钝角都为109°28′(读作109度28分),但锐角都为70°32′。难道说这里面还有什么奥秘吗聪明的法国物理学家列奥缪拉想到:制造蜂窝的材料全是蜜蜂身上所分泌出来的蜂蜡,蜂蜡不仅耐热,而且很结实。蜜蜂为了能多分泌蜂蜡要吃好多蜂蜜才行,那样一点一滴地建造的蜂窝是十分不容易的。是不是由于蜜蜂为了节省它们的蜂蜡,还要保证蜂房的空间够大,才把蜂窝做成了六角形的形状呢?这确实是一个好想法!他请教了巴黎科学院的一位瑞士数学家克尼格,克尼格计算出的结果证明了他的猜测,可是遗憾的是计算出来的角度为109°26′与70°34′,和蜂窝的测量值仅差2′。直至1743年,苏格兰一位数学家马克罗林再次重新计算,结果竟和蜂窝的角度完全一致。原来,克尼格所使用的对数表上的资料是印错了的。
其实早在公元4世纪古希腊数学家贝波司就提出,蜂窝的优美形状,是自然界最有效经济的建筑代表。他猜想,人们所见到的、截面呈六边形的蜂窝,是蜜蜂采用最少量的蜂蜡建造成的。他的这一猜想被称为“蜂窝猜想”,直至1999年才由美国数学家黑尔证明。
由此看来,蜜蜂不愧是宇宙间最令人敬佩的建筑专家。它们凭着上帝所赐的天赋,采用“经济原理”——用最少材料(蜂蜡),建造最大的空间(蜂房)——来造蜜蜂的家。
在生活中有哪些看似常识却具有深奥科学道理
生活中的数学小知识:猫咪睡觉时为什么把身体蜷成团?
一到冬天,一个个“猫饼”、“狗团子”就开始出现了....就算室内很暖和,它们还是喜欢团成球。每次看到毛球们团成一个圈圈睡觉,都好想问它们这样头贴着屁股的奇葩姿势到底舒服嘛!其实维持这个姿势睡觉并不舒服,可是为什么毛球们还喜欢这样呢?今天就和极客数学帮一起去看看生活中的数学科普吧。
睡觉时,我们可以做个试验:先把身体蜷成一团,再将身体伸展开,相信你马上就能得出结论:第一个姿势比较暖和。猫咪睡觉时把身体蜷成团也是这个道理,因为这样能使身体暴露在冷空气中的面积大大缩小,散发的热量也最少,当然也就更暖和。如果猫咪也是数学家,它就会这样总结:?体积相同时,球体的表面积最小。
当然,猫咪并不懂得什么数学原理,它只是在漫长的时间里进化出了与环境最相宜的行为方式,这是大自然的智慧。
大自然并不偏心,这种美妙的智慧同样也赐予了很多动物、植物。比如蜘蛛就在它的丝网上写下来好多秘密。蜘蛛网匀称、复杂、美丽,就算是木工师傅使用圆规和直尺也难以媲美,而当科学家用数学方程和坐标系来研究蜘蛛网时,他们惊呆了:平行线段、全等对应角、对数螺线、悬链线和超越线……这些复杂的数学概念,竟然都应用在了这小小的蜘蛛网上——不!与其说是蜘蛛应用了数学原理,倒不如说是人们从蜘蛛网的精妙感受到了大自然的智慧!
比蜘蛛还要小的珊瑚虫,其身体就是一本大自然的史书,它们每天在体壁上记下一条环纹,一年就是365条,遇到闰年就是366条,精确无比。生物学家通过研究发现,在3.5亿年前,珊瑚虫的身体上每年有400条环纹,这说明当时地球上的一昼夜只有21.9小时,一年有400天。如果不是这些珊瑚虫,人类又怎能重现几亿年前地球的模样呢?
而我们熟知的黄金分割0.618,也并不是专属于《蒙娜丽莎》和《维纳斯》的——确切地说,是艺术家向大自然学习,才创造出了美的作品。仔细观察一片枫叶,你会发现,它的叶脉长度和叶子宽度的比例,近似0.618。蝴蝶身长和翅宽的比例,鹦鹉螺壳上相邻螺旋的直径比例,也都接近0.618。
就连我们最喜欢画的图案——五角星,其美感也是从数学而来的。我们可以找一张正五角星的,拿尺子量一量,算一算。你将会得出一个惊人的结论:五角星上的每一条线段都符合点黄金分割。而在自然界中,海星、杨桃、茑萝等也都是完美的五角星形。
生活中不缺乏数学,仔细观察,热爱数学,你也是数学家哦!
1.雪花曲线
雪花曲线因其形状类似雪花而得名,它的产生假定也跟雪花类似。
雪花曲线令惊异的性质是:它具有有限的面积,但却有着无限的周长!
雪花曲线的周长持续增加而没有界限,但整条曲线却可以画在一张很小的纸上,
所以它的面积是有限的,实际上其面积等于原三角形面积的8/5倍。
2.晶体——自然界的多面体
从古代起,多面体出现在数学著作中,然而,它们的起源却是那样的古老,
几乎可以与自然界自身的起源联系在一起.
晶体常常生长成多面体形状.例如,氯酸钠的晶体呈现为立方体和四面体的
形状;铬矾晶体有着八面体的形状。令人迷惑不解的是,在一种海洋微生物放射
虫类的骨骼结构中,居然也出现十二面体和二十面体的晶状体.
如果多面体是这样的,它的所有面都相等,而且这些面的角也全相等,那么
这个多面体就称为正多面体.一个正多面体的所有面都一样,所有边都相等,而
所有角也全都相等.多面体有着无数种类型,但正多面体却只有五种.正多面体
也称柏拉图体,柏拉图约于公元前400年独立发现了它,后人为此予以命名.然
而正多面体的存在,人们早在毕达哥拉斯之前就已知道.埃及人甚至把它们中的
某些,用在蔚为壮观的建筑和其他物件中.
3.实用的圆
若我们手头有圆规,固定其中的一脚,将另一个带铅笔头的脚转一圈,就画
出了一个圆。但是,就是这么简单的一个圆,却给了我们许多启示,并被充分运
用到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中。车轮的形象是圆的,水管是圆的,许多容器也是圆柱
形的,如:脸盆,水杯,水桶等等。为什么要用圆形,一方面,圆给我们以视觉
的美感,另一方面,圆有许多实用的性质。
我们知道,圆是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轨迹。也就是说,圆周上的点到圆
心的距离是相等的。这是圆的一个最重要而又最基本的性质。车轮就是利用圆的
这种性质制成的。车轴装在车轮的圆心位置上,车轮边缘到车轴的距离是一定的
。当车子在行进中时,车轴距路面的距离就总是一样的。进而,只要路面平整,
车就不会颠簸,给坐车人以平稳,舒服的感觉。假如我们把车轮做成方形的,把
车轴放在车轮的对称中心,车在行进时,车轴到路面的距离会时大时小,即便走
在平坦的公路上,车也会上下颠簸,坐车人的感觉也就不会舒服了。
圆的另一个性质是:用同样长度的材料围成一个三角形或四方形或圆,其中
面积最大的是圆。同样,人们得出:用同样面积的材料做一个立方体,圆柱体的
体积会更大一些。利用这个性质,人们制造了各种圆柱形制品:圆柱形的谷仓,
圆柱形的水塔,圆柱形的地下管道,等等。圆是一种特殊的曲线,有许多性质和
应用,愿同学们努力学习,开发出圆的更多的用处。
4.来自大海的数学宝藏
有道是海洋是生命的摇篮.在大海中与在陆地上一样,生命的形式成为数学
思想的一种财富.
人们能够在贝壳的形式里看到众多类型的螺线.有小室的鹦鹉螺和鹦鹉螺化
石给出的是等角螺线.
海狮螺和其他锥形贝壳,为我们提供了三维螺线的例子.对称充满于海洋--
轴对称可见于蚶蛤等贝壳、古生代的三叶虫、龙虾、鱼和其他动物身体的形状;
而中心对称则见于放射虫类和海胆等.
几何形状也同样丰富多彩--在美国东部的海胆中可以见到五边形,而海盘车
的尖端外形可见到各种不同边数的正多边形;海胆的轮廓为球状;圆的渐开线则
相似于鸟蛤壳形成的曲线;多面体的形状在各种放射虫类中可以看得很清楚;海
边的岩石在海浪天长地久的拍击下变成了圆形或椭圆形;珊瑚虫和自由状水母则
形成随机弯曲或近平分形的曲线.
黄金矩形和黄金比也出现在海洋生物上--无论哪里有正五边形,那里我们就
能找到黄金比.在美国东部海胆的图案里,就有许许多多的五边形;而黄金矩形
则直接表现在带小室的鹦鹉螺和其他贝壳类的生物上.
在海水下游泳可以给人们一种真正的三维感觉.人们能够几乎毫不费力地游
向空间的三个方向.
在海洋里我们甚至还能发现镶嵌的图案.为数众多的鱼鳞花样,便是一种完
美的镶嵌.
海洋的波浪由摆线和正弦曲线组成.波浪的动作像是一种永恒的运动.海洋的波
浪有着各种各样的形状和大小,有时强烈而难于抗拒,有时却温顺而平静柔和,
但她们总是美丽的,而且为数学的原则(摆线、正弦曲线和统计学)所控制.最后
,难道没有理由认为海中的沙曾经激发了古代人形成了无限的思想?当我们对每
一个数学思想进行深层次研究的时候,会发觉它们是复杂和连带的.而每当在自
然界中发现它们时,便就获得了一种新的意义和联系
5. 黄金分割造就了美
和谐的音乐关键在于它的频率,舞台的设计关键在于它的中心.把二胡的千
斤放在哪里,才会拉出最美妙的音乐呢,把舞台的中心放在何处,才会达到最佳
的效果呢?艺术家这是艺术家们常考虑的问题.但是,数学家们告诉我们,只要
你把放在黄金分割点,就会达到你的目的了.真是太奇妙了,很多事情只要用到
黄金分割就迎刃而解了.在建筑上,在美术上甚至在音乐上,它都体现了它的美
妙之处.
早在100多年以前,德国的心理学家弗希纳曾精心制作了各种比例的矩形,并且
举行了一个“矩形展览”,邀请了许多朋友来参加,参观完了之后,让大家投票
选出最美的矩形.最后被选出的四个矩形的比例分别是:5×8,8×13,13×21,
21×34.经过计算,其宽与长的比值分别是:0.625,0.615,0.619,0.618。这
些比值竟然都在0.618附近.事实上,大约在公元前500年,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
就对这个问题发生了兴趣.他们发现当长方形的宽与长的比例为0.618时,其形
状最美。于是把0.618命名为“黄金数”,这就是黄金数的来历.正如前面所说
,这个数是个奇妙的数,正等着你们去探索它的奥妙.
6.动物中的数学“天才”
蜜蜂蜂房是严格的六角柱状体,它的一端是平整的六角形开口,另一端是封闭的
六角菱锥形的底,由三个相同的菱形组成。组成底盘的菱形的钝角为109度28分
,所有的锐角为70度32分,这样既坚固又省料。蜂房的巢壁厚0.073毫米,误差
极小。
丹顶鹤总是成群结队迁飞,而且排成“人”字形。“人”字形的角度是110度。
更精确地计算还表明“人”字形夹角的一半——即每边与鹤群前进方向的夹角为
54度44分8秒!而金刚石结晶体的角度正好也是54度44分8秒!是巧合还是某种大
自然的“默契”?
蜘蛛结的“八卦”形网,是既复杂又美丽的八角形几何图案,人们即使用直尺的
圆规也很难画出像蜘蛛网那样匀称的图案。
冬天,猫睡觉时总是把身体抱成一个球形,这其间也有数学,因为球形使身体的
表面积最小,从而散发的热量也最少。
真正的数学“天才”是珊瑚虫。珊瑚虫在自己的身上记下“日历”,它们每年在
自己的体壁上“刻画”出365条斑纹,显然是一天“画”一条。奇怪的是,古生
物学家发现3亿5千万年前的珊瑚虫每年“画”出400幅“水彩画”。天文学家告
诉我们,当时地球一天仅21.9小时,一年不是365天,而是400天。
本文来自作者[陀晶晶]投稿,不代表葡萄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putao.com/pu/2815.html
评论列表(3条)
我是葡萄号的签约作者“陀晶晶”
本文概览:众所周知,蜂蜜是由辛勤的小蜜蜂们酿出来的,但你是否注意过蜜蜂产蜜的蜂房呢?若你仔细地观察过蜂房,你便会由衷地发出惊叹:“蜂房的结构可真是大自然中的奇迹啊!”从正面看上去,蜂房的...
文章不错《蜂房中有哪些数学知识?》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