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生物知识归纳

八年级生物复习

第五单元 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

各种环境中的生物

已知动物约有150万种,可以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

脊椎动物包括:哺乳类、爬行类、鸟类、两栖类和鱼类。

鱼适合游泳的两个特点是:鳃(呼吸器官)和鳍(运动器官)

鱼鳍的数量和作用:

种类 数量 作用

腹鳍 2 平衡,防止鱼左右摆动

背鳍 1 平衡,防止侧翻

胸鳍 2 转换方向

尾鳍 1 躯干和尾鳍的摆动产生动力

臀鳍 1 辅助平衡

腮的结构和功能:

腮丝(含有丰富的毛细血管,是气体交换的场所)

腮耙(过滤作用)

腮弓(支持作用)

鱼呼吸的过程:

水→口腔→腮(腮丝(气体交换的场所))→鳃盖后缘→水→体外

其他水生生物(3种)

种类(无脊椎动物) 特征 代表动物

腔肠动物 结构简单,有口无肛门 水母珊瑚虫

软体动物 身体柔软,靠甲壳保护有的已退化 章鱼,乌贼、扇贝

甲壳动物 体表有质地较硬的甲 虾、蟹

“蓝色革命”:用高科技方法开发海洋资源。

陆地生活的动物对环境的适应

陆地环境 适应方式

气候干燥 有防止水分散失的结构,如鳞、甲、外骨骼

环境多变 发达的感觉器官

没有水中的浮力 具有支持躯体和运动的器官

气态氧来呼吸 有各种呼吸器官,如肺,气管

9.蚯蚓

环境 湿润、疏松(富含氧)、温暖(变温动物)、富含有机物

外形 有许多相似的环状体节构成

运动 蠕动(通过肌肉收缩主要和刚毛的支撑)

呼吸 靠湿润的体壁来呼吸

生殖 没有雄雌之分,异体受精

分类 环节动物门(寡毛刚) 沙蚕、水蛭

兔适应陆地生活的特点:

1.体表 被毛—恒温动物

※2.消化 盲肠发达—有利于消化植物粗纤维

牙齿—有门齿和犬齿的分化,没有犬齿

3.呼吸 用肺循环、有膈

4.循环 包括体循环和肺循环

5.神经系统 发达

门齿——切断食物 犬齿——撕裂食物 臼齿——磨碎食物

哺乳动物的特征:体表被毛,胎生(大多数,例如鸭嘴兽、针鼹),哺乳等特征。

陆地为生物提供最基本的水分、水分和隐蔽地。

昆虫(100多万种无脊椎动物中唯一会飞的)

鸟的身体为飞行而设计:

1.体表 被覆羽毛,身体呈流线型

2.翼及羽毛 前肢变成翼 羽毛(正羽:分布在两翼周围,适于空中飞行)

(绒羽:分布在正羽之下,起保温作用)

3.骨骼 薄,长骨中空,轻,坚固,减轻体重

4.消化 食量大,消化能力强,直肠短随时排便

5.循环 心脏占体重比重大,心律比一般动物高,送氧能力强

6.呼吸 方式为双重呼吸,主要呼吸器官是肺,气囊进行辅助呼吸。(鸟一次呼吸进行两次气体交换,气体交换的场所是肺)

7.是脊椎动物,体温恒定

8.胸肌发达,附在胸骨上,是牵引两翼的动力

气囊作用:①储存气体②减轻身体比重③有利散热

昆虫 100多万种——无脊椎动物

(1)运动:①运动器官:胸部有两对翅、三对足

②方式:爬行、跳跃、飞行

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

呼吸:气管(位于胸腹部)

外骨骼 作用:①保护②支持③防止体内水分散失

昆虫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运动器官——足和翅都生长在胸部。

两栖动物(1)幼体:生活在水中,用腮呼吸

(2)成体:水中和陆地,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

发育方式:变态发育

17.节肢动物特点:①身体有相似的体节构成②体表有外骨骼③足和触角分节

动物的运动和行为

动物的基础行为:运动

运动系统由骨骼和骨骼肌两部分组成

关节模式图:

关节头

关节窝(充满滑液,使关节牢固)

关节软骨

关节腔

关节窝

关节面由关节头和关节窝组成。

肌肉模式图:

肌腱

肌腹

(一块肌肉至少附着在两块骨头上)

骨骼肌由肌腹和肌腱组成,具有神经受刺激后收缩的特性。

关节——支点 骨骼肌——动力 骨——杠杆 神经系统——调节

各种动作时肌肉状态:

动作 肌肉状态 肱二头肌 肱三头肌

屈肘 收缩 舒张

申肘 舒张 收缩

自然下垂 舒张 舒张

双手提重物 收缩 收缩

一个运动的完成至少需要运动、神经、消化、呼吸、循环等系统参与。

两个概念:

(1)先天性行为:先天就有的,由遗传物质决定 意义:满足动物生活基本需要。

(2)学习行为:后天才有的,在遗传物质和环境因素影响下,学习形成。 意义:能使动物适应不断变化的复杂环境。

社会性行为的特征:①群体生活的②有分工③(某些)有等级

例如:蚂蚁、白蚁、蜜蜂——社会性动物

白蚁的职能

雌蚁:体型最大——产卵 雄蚁:交配 工蚁:数量最多,体型最小——筑巢,采食,饲养 兵蚁:又称“大工蚁”——保卫

在自然界,生物之间的信息交流是普遍存在的。正是由于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的存在,使生物之间的联系错综复杂,“牵一发而动全身”,生物与环境才成为统一的整体。

群体中的信息交流方式:声音、气味和动作

第三章 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1.1962年美国科普作家蕾切尔·卡逊学了一本书《寂静的春天》,唤起了人们的环境意识。

动物在自然界的作用:①维护生态平衡②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③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

食物链和食物网中的各种生物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现象就叫做生态平衡。

生态防治的几种方式:①以虫治虫②以鸟治虫③以菌治虫

生物反应器的优点:①成本低②污染少③周期短④设备简单⑤效率高⑥产品活性高

最理想的生物反应器:乳房生物反应器。

仿生(利用动物形态结构生产出设备材料等):

(1)长颈鹿与抗荷服 (2)萤火虫与冷光 (3)蝙蝠与雷达

(4)乌龟的背甲与薄壳建筑

分布广泛的细菌和真菌

菌落(同种真菌或细菌的集合体)

项目 类型 细菌菌落 真菌菌落

形态 光滑粘稠or粗糙干燥 绒毛状,絮状,蜘蛛网状

大小 小 大

颜色 白色 多种颜色

2.生存条件:①水分 ②适宜的温度 ③有机物质 ④有的还需要特殊条件(需氧情况)

本文来自作者[果胜涛]投稿,不代表葡萄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putao.com/pu/3243.html

(14)
果胜涛的头像果胜涛签约作者

文章推荐

发表回复

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果胜涛的头像
    果胜涛 2025年10月10日

    我是葡萄号的签约作者“果胜涛”

  • 果胜涛
    果胜涛 2025年10月10日

    本文概览:八年级生物复习第五单元 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各种环境中的生物已知动物约有150万种,可以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包括:哺乳类、爬行类、鸟类、两栖类和鱼类。鱼适合游泳的两...

  • 果胜涛
    用户101005 2025年10月10日

    文章不错《八年级下册生物知识归纳》内容很有帮助

联系我们

邮件:葡萄号@gmail.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