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雪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以冰雪的晶莹比喻心志的忠贞品格的高尚。
月亮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对月思亲,引发离愁别绪,思乡之愁。
柳树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由于“柳”“留”谐音,古人在送别之时,往往折柳枝相送,以表达依依惜别的神情。
蝉古人认为蝉餐风饮露,不食人间烟火,是高洁的象征,所以,常用蝉的高洁表现自己品行的高洁。
长亭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长亭”在中国古典诗词里被视为路上的送别之所。
关于引用花木的诗句,有哪些0_o,还象征着那些意义?
菊花 晋·王淑之《兰确铭》: 兰既春敷,菊又秋荣。芳熏百草, 色艳群英。孰是芳质,在幽愈馨。 晋·陶渊明《和郭主簿》: 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 怀此贞秀姿,卓为霜下杰。 唐·太宗《赋得残菊》: 阶兰凝暑霜,岸菊照晨光。露浓希晓笑, 风劲浅残香。细叶抽轻翠,圆花簇嫩黄。 还持今岁色,复结后年芳。 唐·杜甫《云安九日》: 寒花开已尽,菊蕊独盈枝。 旧摘人频异,轻香酒暂随。 唐·白居易《咏菊》; 一夜新霜著瓦轻,芭蕉新折败荷倾。 耐寒唯有东篱菊,金粟初开晓更清。 唐·元稹《菊花》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唐·吴履垒《菊花》 粲粲黄金裙,亭亭白玉肤。 极知时好异,似与岁寒俱。 堕地良不忍,抱技宁自枯。 唐·李商隐《菊花》: 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陶令篱边色, 罗含宅里香。几时禁重露,实是怯残阳。 愿泛金鹦鹉,升君白玉堂。 宋·苏轼《赵昌寒菊》: 轻肌弱骨散幽葩,更将金蕊泛流霞。 欲知却老延龄药,百草摧时始起花。 宋·范成大《重阳后菊花》: 寂寞东篱湿露华,依前金屋照泥沙。 世情几女无高韵,只看重阳一日花。 宋·陆游《九月十二日折菊》: 黄花芬芬绝世奇,重阳错把配萸技。 开迟愈见凌霜操,堪笑儿童道过时。 宋·梅尧臣《残菊》: 零落黄金蕊,虽枯不改香。 深丛隐孤芳,犹得车清觞。 宋·朱淑贞《菊花》: 土花能白又能红,晚节犹能爱此工。 宁可抱香枝头老,不随黄叶舞秋风。 金·元好问《赋十月菊》: 秋香旧入骚人赋,晚节今传好事家。 不是西风若留客,衰迟久已退梅花。 明·沈周《菊》: 秋满篱根始见花,却从冷淡遇繁华。 西风门径含香在,除却陶家到我家。 宋·杨万里《咏菊》: 物性从来各一家,谁贪寒瘦厌年华? 菊花白择风霜国,不是春光外菊花。 明·唐寅《菊花》: 故园三径吐幽丛,一夜玄霜坠碧空。 多少天涯未归客,尽借篱落看秋风。 董必武《赏菊》: 名种菊逾百,花开丽且妍。秋容圃外淡, 春意眼前旋。造化功谁与?勤劳智自专。 赏心邀客共;歌咏乐延年。 陈毅《秋菊》: 秋菊能傲霜,风霜重重恶。 本性能耐寒,风霜其奈何! 唐·李白《感遇》; 可叹东篱菊,茎疏叶且微。虽言异兰蕙, 亦自有芳菲。未泛盈樽酒,徒沾清露辉。 当荣君不采,飘落欲何依。 李白生于盛唐,郁郁不得志,伤感之情,跃然于纸。 晋·陶渊明《饮酒》: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 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 欲辨已忘言。 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弃官归田,自耕自食,悠然自得之情,溢于诗外。 唐·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唐·黄巢《咏菊》: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唐·黄巢《题菊花》: 飒飒西风满院裁,蕊寒香冷蝶难来。 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黄巢是唐朝末年农民起义军领袖,他以"冲天"为主题,借菊咏志,表达了他敢于冲天摧毁封建王朝黑暗统治的豪情壮志。 宋·史铸《咏翻集句》: 东篱黄菊为谁香,不学群葩附艳阳。 直待索秋霜色裹,自甘孤处作孤芳。 宋·张孝样《鹧鸪天》: 一种浓华别样妆,留连春色到秋光。 能将天上千年艳,翻作人间九月黄。 凝薄雾,傲繁霜,东篱恰似武陵乡。 有时醉眼偷相顾,错认陶潜作阮郎。 宋·李清照《醉花阴》: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李清照是宋代女词人,她把"瘦"字人词,把她的离情与菊花体态交融在一起,抒发内心久别的情感。 明·高启《晚香轩》:。 不畏风霜向晚秋,独开众卉已凋时。 地荒老圃苔三径,节过重阳雨一篱。 秋色苍茫人欲醉,寒香冷落蝶先知。 山翁独念同衰晚,坐对幽轩每赋诗。 明·文征明《咏菊》: 菊裳茬苒紫罗衷,秋日融融小院东。 零落万红炎是尽,独垂舞袖向西风。 毛泽东《采桑子》: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 战地黄花分外香。一年一度秋风劲, 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沈钧儒《赏菊》: 一丛寒菊比琼华,掩映晴窗动绿纱。 乍觉微香生暖室,真拟奇艳出谁家。 樱唇滴处酥融雪,粉靥羞时涉泛霞。 莫道婆娑春意减,案头回盱有名花。 臧克家《菊畔香》: 北国风光,无风无雨过重阳。不去西山相红叶,来对丛黄。人倚疏篱,华傍宫墙,邑英红幛,门楼仰天望。借芬芳,只独赏,念天涯分飞雁行。不须持鳌把酒,默诵佳句分外香。人影瘦,精神畅,昂首向东天一方。 朱德《赏菊》: 奇花独立树枝头,玉骨冰肌眼底收。 且聆和平共处日,愿将菊酒解前仇。 明·戴进《画菊》: 黄花开满院前坡,醉杀西江计汝和。 忽见钱塘著色画,不知秋色较谁多。 清·刘大槐《题菊》: 翠叶丹苞斗晚霞,眼明真见故园花。 依稀白雁江天幕,得眼篱边箬帽斜。 清·陈鹤年《题画菊》: 离离丰骨傲霜寒,晚节谁知事更难。 最爱东篱闲把酒,此中容得澹人看。 董必武《菊花,题双清楼主画》: 托根在石罅,叶盛花亦繁。 生机随地茁,何用费篱樊。 齐白石《紫菊》: 九月西风霜气清,舍南园圃紫云晴。 看花只好朱栏外,不惹园丁问姓名。 唐·白居易《重阳夕上赋白菊》: 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 还似今朝歌酒席,白头翁入少年场。 唐·陆龟蒙《亿白菊》: 稚子书传白菊开,西成湘滞未容回。 月明阶下窗纱薄,多少清香透入来。 宋·韩椅《和崔象之紫菊》: 紫菊披风散晚霞,年年霜晚赏奇葩。 嘉名自合开仙府,丽色何妨夺锦纱。 唐·释皎然《九日与陆羽饮茶》: 九日山僧院,东篱菊也黄。 俗人多泛酒,谁解助茶香。 宋·欧阳修《菊》: 共坐栏边日欲斜,更将金蕊泛流霞。 欲知却老延龄药,百草摧时始起花。 宋·陆游《晚菊》: 蒲柳如懦夫,望秋已调黄。菊花如志士, 过时有余香。眷言东篱下,数株弄秋光。 粲粲滋夕合,英英傲晨霜。高人寄幽情, 米以泛酒觞。投分真耐久,岁晚归枕囊。 卜算子·咏梅 毛泽东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
请你再说出一两种花木的象征意义及诗句
《和郭主簿》
晋·陶渊明
芳菊开林耀,
青松冠岩列。
怀此贞秀姿,
卓为霜下杰。
解析:以松菊为喻写人或以松菊为象状景,前人早已有之。《论语·子罕》:“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但这只是单纯取喻说理。屈原《离骚》有“夕餐秋菊之落英”,虽有象征,但只是抒情中的想像借喻,并非景物写实。曹植《洛神赋》中“荣耀秋菊,华茂春松。”是用菊松喻洛神的容光焕发,所比仅在外貌而非内在品质,且仍非写实景。左思《招隐》有“秋菊兼糇粮,幽兰间重襟。”是化用《离骚》“夕餐秋菊之落英”和“纫秋兰以为佩”二句,性质亦同。其《咏史》中“郁郁涧底松”喻寒门才士受抑,亦非写实。至于钟会、孙楚的《菊花赋》虽是写景,却并无深刻的象征意义。真正把景物写实与比兴象征自然巧妙地融为一体的,当自渊明始。苏轼评陶云:“大率才高意远,则所寓得其妙,选语精到之至,遂能如此。如大匠运斤,不见斧凿之痕。”(《冷斋诗话》引)读这首诗,深知苏评确非溢美。
2《菊花》
唐·元稹
秋丛绕舍似陶家,
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
此花开尽更无花
解析:诗人为什么如此着迷地偏爱菊花呢?三、四两句说明喜爱菊花的原因:“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菊花在百花之中是最后凋谢的,一旦菊花谢尽,便无花景可赏,人们爱花之情自然都集中到菊花上来。因此,作为后凋者,它得天独厚地受人珍爱。诗人从菊花在四季中谢得最晚这一自然现象,引出深微的道理,回答了爱菊的原因,表达了诗人特殊的爱菊之情。这其中当然也含有对菊花历尽风霜而后凋的坚贞品格的赞美。
3《梅花》
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
为有暗香来。
解析:古人吟唱梅花的诗中,有一首相当著名,那就是在作者之前,北宋诗人林逋(bū)的《山园小梅》。尤其是诗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两句,更被赞誉为咏梅的绝唱。林逋这人一辈子不做官,也不娶妻生子,一个人住在西湖畔孤山山坡上种梅养鹤,过着隐居的生活。所以他的咏梅诗,表现的不过是脱离社会现实自命清高的思想。作者此诗则不同,他巧妙地借用了林逋的诗句却能推陈出新。你看他写的梅花,洁白如雪,长在墙角但毫不自卑,远远地散发着清香。诗人通过以梅花不畏严寒的高洁品性的赞赏,用雪喻梅的冰清玉洁,又用“暗香”点出梅胜于雪,说明坚强高洁的人格所具有的伟大的魅力。作者在北宋极端复杂和艰难的局势下,积极改革,而得不到支持,其孤独心态和艰难处境,与梅花自然有共通的地方。这首小诗意味深远,而语句又十分朴素自然,没有丝毫雕琢的痕迹。
4《雪梅》
卢梅坡
梅雪争春未肯降,
骚人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
雪却输梅一段香。
解析: 古今不少诗人往往把雪、梅并写。雪因梅,透露出春的信息,梅因雪更显出高尚的品格。如毛泽东《卜算子·咏梅》中就曾写道:“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雪、梅都成了报春的使者、冬去春来的象征。但在诗人卢梅坡的笔下,二者却为争春发生了“摩擦”,都认为各自占尽了春色,装点了春光,而且谁也不肯相让。这种写法,实在是新颖别致,出人意料,难怪诗人无法判个高低。诗的后两句巧妙地托出二者的长处与不足:梅不如雪白,雪没有梅香,回答了“骚人阁笔费评章”的原因,也道出了雪、梅各执一端的根据。读完全诗,我们似乎可以看出作者写这首诗是意在言外的:借雪梅的争春,告诫我们人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要有自知之明。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才是正理。这首诗既有情趣,也有理趣,值得咏思。
5《古风》
唐 李白
孤兰生幽园,众草共芜没。
虽照阳春晖,复悲高秋月。
飞霜早淅沥,绿艳恐休歇。
若无清风吹,香气为谁发。
解析:孤兰生幽园,众草共芜(WU二声形容草杂乱的样子)没.
可能也是写自己怀才不遇 自己是幽兰 世人是乱草 和世人皆醉(乱) 而我独(孤)醒(兰花) 差不多 李白豪放的时候 天马行空 悲愤的时候孤芳自赏 ,看了原诗就更能肯定是怀才不遇时写的 若无清风吹,香气为谁发 苦无伯乐
梅
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足雪 ,为有暗香来。
卜算子·咏梅
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二、菊
菊花象征意义:菊花不仅是中国文人人格和气节的写照,而且被赋予了广泛而深远的象征意义。
1,隐士
自从被陶潜先生垂青之后,菊花就成了“花之隐者也”。东篱下悠然采菊的他,以田园诗人和隐逸者的姿态,赋予菊花独特的超凡脱俗的隐者风范,菊花从此便有了隐士的灵性。
2,斗士
一改菊花隐逸者形象的,当然要数唐末农民起义领袖黄巢了。在其带有明显寓意和倾向性的诗作里,菊花成了饱经沧桑的勇敢坚强的斗士,为民请命,替天行道。
3,伤感
李清照是宋代女词人,菊花,在她笔下成了抒发情思的对象。“
4,高洁品格
菊花残谢后一般不会凋落花瓣,不会像桃花一样,一片一片掉下来,落英缤纷的。故诗人说“堕地良不忍,抱枝宁自枯”。
菊花(元稹)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咏菊(黄巢)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本文来自作者[采蓝]投稿,不代表葡萄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putao.com/pu/3320.html
评论列表(3条)
我是葡萄号的签约作者“采蓝”
本文概览:冰雪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以冰雪的晶莹比喻心志的忠贞品格的高尚。月亮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对月思亲,引发离愁别绪,思乡之愁。柳树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由于...
文章不错《花木的象征意义及诗句》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