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眠动物都有什么特点?

1、冬季进行冬眠的动物主要包括两类:

一类是生活在寒带或温带的变温动物,如蛇、刺猬、青蛙等,在寒冷天气来临时无法维持正常活动所需的恒定体温,只好找个地方躲起来冬眠以度过寒冷的冬季;

另一类虽然是恒温哺乳动物,但是在生活的区域里冬季找不到足够维持生存所需的食物,所以也只有借助冬眠来减慢新陈代谢降低能量消耗,以度过食物匮乏的冬季,如黑熊。

2、告别会

青蛙说,呱呱呱,我要钻进泥土里。

绵羊说:咩咩咩,我要穿上厚大衣。

燕子说,喳喳喳,我要往南飞。

松鼠说,吱吱吱,我要多多备粮食。

扩展资料:

冬眠型动物的年度周期可分为非冬眠季节(生殖季节)与冬眠季节。北京地区的刺猬约于3月底出眠,并立即进行生殖活动,完成生殖后便转入肥育期,一直到10月初,是非冬眠季节;10月-3月是冬眠季节。此时,动物蜷缩不动,不吃不喝,代谢率降低到最低水平。

在这两个季节里,动物的生理状态迥然不同,但又互相依存。非冬眠季节后期的肥育为冬眠储存能量,在冬眠季节后期,性腺开始发育,动物出眠后便可立即进行生殖活动。冬眠型动物在非冬眠季节中,其体温是恒定的,而在冬眠季节体温是可变的。故特称为异温动物。

(1)爬行动物.如蛇类、蜥蜴类、龟类等动物。?属于四足总纲的羊膜动物,是对蜥形纲及合弓纲除鸟类及哺乳类以外所有物种的通称。在生命进化的过程中,爬行动物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2)两栖动物.如蛙类。两栖动物(学名:Amphibia)拥有四肢的脊椎动物。两栖动物的皮肤裸露,表面没有鳞片(一些蚓螈除外),毛发等覆盖,但是可以分泌粘液以保持身体的湿润;其幼体在水中生活,用鳃进行呼吸,长大后用肺兼皮肤呼吸。

(3)鱼类。鱼类是体被骨鳞、以鳃呼吸、通过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以及鳍的协调作用游泳和凭上下颌摄食的变温水生脊椎动物,属于脊索动物门中的脊椎动物亚门。

(4)软体动物.如蜗牛、贝类等。?软体动物(拉丁学名:Granulifusus kiranus)是无脊椎动物软体动物门动物,是除节肢动物外最大的类群,约10万种。

(5)而且相当一部分的多年生昆虫类动物也有冬眠习性。在动物中,两栖类动物大多需要冬眠,类似于蛇、蜥蜴、乌龟等,一旦到了冬天就会自己找窝爬进去冬眠。 ?

(6)一些小型哺乳动物也有冬眠习性.如鼠类、蝙蝠、獾类、貂类、刺猥等。?

(7)大型哺乳动物中仅有熊类有冬眠的习性.如黑熊、棕熊、马熊、北极。动物冬眠的时间长短不一。西伯利亚东北部的东方旱獭和我国的刺猬,一次冬眠能睡上200 多天,而前苏联的黑貂每年却只有20天的冬眠。 ?

扩展资料:

动物冬眠其实是一个节能的过程,冬眠使得它们的身体机能减慢,呼吸、体温、新陈代谢和心率都会下降。

对于动物来说,冬眠是一个直觉,它们觉得自己应该这么做。恶劣的环境、少得可怜的食物让它们不得不睡一整个冬天。许多动物夏天都会增胖,为冬眠储备足够的脂肪,一直到它们醒来。

不过,这并不是一个不能违背的准则。有些生活在温暖区域的物种也会冬眠,比如马达加斯加的侏儒狐猴群以及安哥拉、津巴布韦和其他非洲国家的非洲刺猬等等。

参考资料:

冬眠(生物学现象)_百度百科 ?

本文来自作者[秋易]投稿,不代表葡萄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putao.com/pu/3647.html

(13)
秋易的头像秋易签约作者

文章推荐

发表回复

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秋易的头像
    秋易 2025年10月12日

    我是葡萄号的签约作者“秋易”

  • 秋易
    秋易 2025年10月12日

    本文概览:1、冬季进行冬眠的动物主要包括两类:一类是生活在寒带或温带的变温动物,如蛇、刺猬、青蛙等,在寒冷天气来临时无法维持正常活动所需的恒定体温,只好找个地方躲起来冬眠以度过寒冷的冬季...

  • 秋易
    用户101204 2025年10月12日

    文章不错《冬眠动物都有什么特点?》内容很有帮助

联系我们

邮件:葡萄号@gmail.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