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部必读的国学经典

10部必读的国学经典《论语》《道德经》《庄子》《孟子》《墨子》《荀子》《韩非子》《孙子兵法》《左传》《楚辞》。

1、《论语》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论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与《大学》《中庸》《孟子》《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并称四书五经。通行本《论语》共二十篇。

2、《道德经》

《道德经》,又名《老子》,由战国时期道家学派整理而成,记录了春秋晚期思想家老子的学说。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为其时诸子所共仰,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后改为《道经》在前,《德经》在后,并分为81章。是中国历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学著作。

3、《庄子》

《庄子》是庄子学派的著述总集,道家的重要典籍。现存《庄子》共33篇,分内篇、外篇、杂篇。一般认为内篇是庄子所作,外篇、杂篇是庄周弟子及后学所作。庄子名周,战国中期蒙今河南商丘东北人,曾做过管漆园的小吏。他追求精神自由,视名利地位如粪土腐鼠。

4、《孟子》

孟子,名轲,字号在汉代以前的古书没有记载,但曹魏、晋代之后却传出子车、子居、子舆等三个不同的字号,字号可能是后人的附会而未必可信。山东邹城人。在十五、六岁时到达鲁国后有一种说法是拜入孔子之孙子思的门下。孟子是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

5、《墨子》

关于墨子生平事迹的史料,后由其弟子收集其语录,完成《墨子》一书传世。他提出了兼爱、非攻、尚贤、天智、阴鬼、非命、非乐、节葬等观点。以兼爱为核心,以节用、尚贤为支点。墨子在先秦时期创立了以几何学,物理学为突出成就的一整套科学理论。

6、《荀子》

荀子对儒家思想有所发展,在人性问题上,提倡性恶论,主张人性有恶,否认天赋的道德观念,强调后天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影响。其学说常被后人拿来跟孟子的性善论比较,荀子对重新整理儒家典籍也有相当显著的贡献。

7、《韩非子》

作为秦国的法家代表,备受秦王嬴政赏识,但遭到李斯等人的嫉妒,最终被下狱毒死。他被誉为得老子思想精髓最多的二人之一(另一人为庄周)。著有《韩非子》一书,共五十五篇,十万余字。在先秦诸子散文中独树一帜,呈现韩非极为重视唯物主义与效益主义思想,积极倡导君主专制主义理论,目的是为专制君主提供富国强兵的霸道思想。

8、《孙子兵法》

《孙子兵法》是中国古代军事文化遗产中的璀璨瑰宝,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博大精深,思想精邃富赡,逻辑缜密严谨,是古代军事思想精华的集中体现。作者为春秋时祖籍齐国乐安的吴国将军孙武。

9、《左传》

《左传》全称《春秋左氏传》,儒家十三经之一。《左传》既是古代汉族史学名著,也是文学名著。《左传》是中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史著作,相传是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根据鲁国国史《春秋》编成。

10、《楚辞》

战国时期,楚国诗人屈原以南方民歌为基础,采用楚国方言创作了一种新的诗歌体裁楚辞。屈原的抒情长诗《离骚》,具有浪漫主义风格,是楚辞的代表作,楚辞因此又称为离骚体。

对国学经典的感悟

 国学,为青少年汲取知识了解民族传统文化提供了一个渠道。孟子的母亲为什么要三次搬家,“天干”和“地支”都有什么,“五谷”和“六畜”指的是什么,国学中的“八卦”是什么意思,从别人那里得到一头牛,你会如何回报,是谁说的“治理大国就像煎烹小鱼一样”,东汉人黄香几岁时就知道替父亲暖被窝。

  推荐青少年必读的十三部国学名著目录

 三字经

 《三字经》与《百家姓》、《千字文》并称“三百千”,是古代私塾学生的第一本读物。

 《三字经》具有传授知识和进行思想教育的双重作用,仅用每句三字的简单行文。便将中国五千年传统文化的精髓囊括其中,其中的智慧千言万语也难以说荆

 百家姓

 《百家姓》本是北宋初年浙江钱塘的一个书生所编撰的蒙学读物,将常见的姓氏编成四字一句的韵文,像一首四言诗,便于诵读和记忆。《百家姓》通行本以四百八十六字组成,其中包括四百零八个单姓,七十八个复姓。

 千字文

 《千字文》是我国早期的蒙学必读课本,由南梁时期的周兴嗣编成。《千字文》每堕字一句,共二百五十旬,一千个字。文章通篇用韵。琅琅上口,其内容又涉及自然、社会、历史、教育、伦理等多方面的知识。

 弟-子规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为清朝康熙年间山西绛州秀才李毓秀所作。全书以《论语?学而》开篇,具体列举出了为人子弟在家、出外、待人接物、求学应有的礼仪与规范,特别讲求家庭教育与生活教育,是古代家长教育孩子的最佳读物。

 朱子家训

 《朱子家训》又名《治家格言》、《朱柏庐治家格言》,作者为明末清初江苏昆山人朱用纯。《朱子家训》体现了儒学的观念。立身正大。从容静气,通俗并详尽地解释了中国古代的“齐家之说,是儒家的代表之作。

 大学

 《大学》原本是《礼记》中的一篇,旧说为曾子所作,其实为秦汉时的儒家作品,是中国古代讨论教育理论的重要作品。宋代人把它从《礼记》中分离出来,与《论语》、《孟子》、《中庸》相配合,朱熹把它列为“四书”之首。

 中庸

 《中庸》是儒家阐述“中庸”之道,提出人性修养的教育理论著作。《中庸》原是《礼记》的一篇,作者是孔子之孙子思,后被朱熹推为“四书”之二,在宋、元以后成为官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必读书。

 论语

 《论语》是孔子与其弟-子的语录结集,由孔子门人及再传弟-子收集完成。《论语》内容广博,涉及到政治、教育、礼仪、经济等各个方面的内容,是儒家文化的精髓。《论语》是对中国影响最大的一部典籍,以至后来有“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赞誉。

 孟子

 《孟子》是古代十三经的最后一部,为孟子与其弟-子编著,不但继承了孔子的仁政思想,还是古代“四书”中最有文学价值的一部。《孟子》行文气势磅礴,嘻笑怒骂,绝不滞涩生硬。“笔锋中常带感情”,堪称国学中的精华。

 道德经

 《道德经》。又称《老子》。为道家代表人物老子所著。全书八十一章,前三十七章为“道经”,后四十四章为“德经”,后人并称为《道德经》。《道德经》对中国古代哲学、科学、政治、塞教等都具有深刻的影响,被誉为《万经之王》

 六祖坛经

 《六祖坛经》记述了禅宗六祖慧能的生平事迹和语丞,是中国佛教著作中唯一被奉为“经”的文献,是禅宗所依据的重要经典。国学大师钱穆更是将之与《论语》、《孟子》等书并列为探索中国文化的经典之一。

 名贤集

 《名贤集》汇集孔、孟以来历代名人贤士的嘉言善行,作者是南宋以后的儒生,具体姓名已不可考。全书以四言、五言、六言组成,易诵易记,读之琅琅上口,其间集有不少成语。《名贤集》是学习古人的为人和世之道的必备读本。

 围炉夜话

 《围炉夜话》以处世、做人为中心,分别从“修身”、“处世”、“谋略”三个方面,阐释“童德”、“立功”、“立言”、“立业”的重要意义,揭示人生价值的深刻内涵。

 精彩书摘赵姓名人赵云:三国名将,蜀国五虎将之一,字子龙。他勇敢善战,以忠勇著称。

 赵飞燕:汉成帝的皇后。她善歌舞,因体轻如燕,故名为飞燕。

 赵匡胤:宋太祖,宋朝开国皇帝。他发动陈桥兵变,即帝位,国号宋,结束五代扰攘的局面。

 钱姓名人钱元瑾:五代十国时吴越国的皇帝,颇建勋绩,一生好儒,招纳贤士,有诗千首。

 孙姓名人孙武:春秋末期军事家,齐国人,著有《孙子兵法》十三章。他被后世推崇为“兵圣”。

 孙权:字仲谋,三国时吴国的创建者,孙坚次子。

 孙中山:原名孙文,字逸仙,世称中山先生。他创建中国国*党,被推为总理;领导辛亥革命,推翻满清封建王朝,建立民-国,改政体为民主共和制;创立三民主义、五权宪法;被尊为国父。

 李姓名人李耳(即老子):春秋末期重要的哲学家,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著有《道德经》一书。

 李世民:唐太宗,唐高祖李渊次子。在位期间,唐太宗任用贤能,从善如流,闻过即改。他爱民如子,不分华夷,并开创“贞观之治”。他是被中国人千年称颂的明君。

 李白: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誉为诗仙。

 周姓名人周瑜:三国时东吴大都督,曾经联合刘备,火烧赤壁,大破曹操的八十万大军,创造了以弱胜强的经典战例。

 吴姓名人吴起:战国时卫国人,著名兵法家,著有《吴子六篇》。

 吴承恩:字汝忠,号射阳山人,明朝淮安山阳人;所著《西游记》一书,被称为“明代四大奇书”之一,书中成功地塑造了孙悟空的英雄形象,脍炙人口。

本文来自作者[如薇]投稿,不代表葡萄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putao.com/pu/3817.html

(13)
如薇的头像如薇签约作者

文章推荐

发表回复

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如薇的头像
    如薇 2025年10月13日

    我是葡萄号的签约作者“如薇”

  • 如薇
    如薇 2025年10月13日

    本文概览:10部必读的国学经典《论语》《道德经》《庄子》《孟子》《墨子》《荀子》《韩非子》《孙子兵法》《左传》《楚辞》。1、《论语》《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

  • 如薇
    用户101308 2025年10月13日

    文章不错《10部必读的国学经典》内容很有帮助

联系我们

邮件:葡萄号@gmail.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