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科学微小世界的我们手抄报资料

提起细菌人们首先想到的是导致疾病、残害人命的病原菌,事实上病原菌只是细菌的一部分,大多数细菌能给我们带来很大的好处,生产味精、积累氮肥、净化环境都离不开细菌。

细菌是一类构造简单的单细胞生物,个体极小,必须用显微镜才能观察得到。它没有成型的细胞核,只有一些核质分散在原生质中,或以颗粒状态存在。所以,科学家们称它们是原核生物。

细菌的种类繁多,而且分布极广,地球上从1.7万米的高空,到深度达1.07万米的海洋中到处都有细菌的踪影。

凡是与空气接触的物品就会带菌,而细菌遇到有充足养料之处就能很快地生长繁殖。通常动物在出生或孵化前,体内是无菌状态的,然而在出生过程或孵化时很快地污染了母体或卵壳上的细菌,因而在极短的时间内,细菌就会布满其全身。这些细菌绝大多数是有益的,比如人和动物肠道中的细菌能协助分解某些食物。动物体内的组织通常是无菌的,除非病时被病原菌侵入。

细菌不仅种类繁多,它们的长相也各有不同,通常我们把细菌依它们的外形区分为4个类群:球状的细菌称为球菌,长圆柱形的称为杆菌,细胞略呈弯曲或弓形的称为弧菌,呈螺旋状的称为螺旋菌。

在球菌中,有的独身只影,称为单球菌,如尿素小球菌;有的成双成对,称为双球菌,如肺炎双球菌;有的四个菌体连在一起,称为四联球菌,如四联小球菌;有的八个菌体选在一起,似“叠罗汉”,称为八叠球菌,如藤黄八叠球菌;有的像一串串链珠,称为链球菌,如乳酸链球菌;也有的菌体不规则的聚集在一起,像一串串葡萄,称为葡萄球菌,如金**葡萄球菌等。

杆菌,又分为长杆菌,如乳酸杆菌;短杆菌,如谷氨酸生产菌A.S1299;中型杆菌——介于长杆菌和短杆菌之间,如大肠杆菌等。有的杆状菌体能连在一起,称为链杆菌,如炭疽杆菌;还有的杆菌体能长出侧枝,称为分枝杆菌,如结核杆菌。

在弧菌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霍乱弧菌。在螺旋菌中,常见的是口腔齿垢中的口腔螺旋体。除了这4类菌外,还有一类丝状细菌,其杆状菌体连成长链,外面围有共同的粘质衣鞘,形成丝状或毛发状,叫鞘衣细菌,这类菌常见于下水道或其他有机质丰富的水中。

如果我们把细菌切开来观察,细菌的最外层是结实的保护层,称为细胞壁,它包裹着整个菌体使细胞有固定的形状。其主要成分是肽聚糖。细胞壁的里面是一层薄而柔软的富有弹性的半透膜——细胞膜,它是细胞内外的交换站,控制着细胞内外的物质交换。细胞膜是由脂类、蛋白质和糖类组成的。细胞膜包裹着细菌的所有生命物质——细胞质,这是由一团粘稠的胶状物质组成,内含各种酶系统,是生化反应的场所,也是贮藏代谢产物的“仓库”。其化学组成主要是水、蛋白质、核酸和脂类等。在细胞质内,细菌具有一个核区,不过,这种“核”和高等生物不同,它没有核膜围绕,只是由遗传物质卷曲缠绕而成,其化学组成主要是核酸。

有些细菌除具有一般结构外,还具有特殊的结构:荚膜、芽孢、鞭毛。

某些细菌的细胞壁外,有一层粘液状、像果冻般的荚膜,具有保护细菌的功能,以阻抗细菌周围的化学物质的侵害。因此有荚膜的细菌不易用药物杀死。荚膜的成份因细菌而异,大多数是多糖或多肽。

某些细菌在其生长的一定阶段,于营养细胞内形成一个圆形或卵圆形的内生孢子,称为芽孢。芽孢是细菌的休眠体。其含水量低,壁厚而致密,对热、干燥、化学药剂的抵抗能力很强。因此,在食品、医药、卫生、工业部门都以杀死芽孢为标准来衡量灭菌是否彻底。芽孢能脱离细胞独立存在,在干燥情况下能活10年之久,当条件适宜时,芽孢就发芽长成新的菌体。但是,芽孢并不是细菌繁殖后代的方式,因为一个菌体只能产生一个芽孢。细菌繁殖后代并不像动物那样是由老子生儿子。它们极为简单,是由一个菌体直接平分就变成两个,两个继续平分就变成四个。因此,很难分清楚它们谁是老子,谁是儿子。在应用中,把它们的菌体细胞分裂一次叫做繁殖一代。

细菌的繁殖速度一般来说相当快,据科学家计算,按每20分钟细菌分裂一次,1小时后一个细菌可变成8个,2小时就可以变成64个,24小时内可以繁殖72代,即40多万亿亿个细菌。如果按一个细菌重1×10-13克计算,那么,24小时内一个细菌所形成的菌体重量将是4000多吨。当然,这种繁殖速度是我们人为计算出来的。实际上,微生物即便在人工提供的最理想的条件下,也很难维持很长时间。因为随着微生物数量的急聚增加,营养物质很快就会被消耗掉,出现“饥饿”现象。同时,在微生物新陈代谢的过程中,也产生了大量的代谢产物和废物。这些代谢产物和废物达到一定浓度后,就会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限于当前的技术条件,我们还不能完全做到及时地供给微生物所需要的营养,也不能及时地把微生物的代谢产物取出来。

在大自然里,微生物生长繁殖的速度就更慢了。因为外界环境条件复杂,因素多变,微生物往往由于营养缺乏,温度不适,氧气不足,过酸过碱等,使生长繁殖停止,甚至死亡。即使这样,微生物生长繁殖的速度在生物界里还是绝对冠军。我们把微生物繁殖速度快的这一特性用于生产中,为人类创造了不少的财富。

例如,在酒精生产中,人们利用黑曲霉把淀粉糖化,再利用酵母菌把糖变成酒精。一支小小的试管斜面上的黑曲霉,经过4天扩大培养后,可得到液体曲30吨。利用这30吨液体曲能糖化500吨淀粉,再利用酵母菌经过不到3天(67小时)的发酵,就可得到200吨酒精。

有些杆菌和弧菌,在菌体上还能长出很细很长的丝状物,它能帮助菌体运动,我们称它为鞭毛。如果你用牙签挑一点自己的牙垢,在载玻片的一滴水中,涂抹一下,放在显微镜下观察,你可以看到许多运动着的细菌,它们不停地向各个方向挤、推、碰,在整个视野中乱串,很是热闹。只有长鞭毛的细菌才能运动,鞭毛菌运动的速度相当快,每秒钟可达200米,相当于菌体长度的50~100倍。

鞭毛是深植于细胞质中的运动器官,由于鞭毛的旋转,可使细菌迅速运动。一般的鞭毛菌,主要在幼龄时可以活跃运动,衰老的细菌,鞭毛易脱落,因而失去运动能力。鞭毛的长度可超过菌体若干倍,而其直径却只有细胞直径的1/20,因此,不经特殊染色,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下难以看到。

生物多样性海报手绘-生物多样性手抄报内容

1、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依次为: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细胞

2、光学显微镜的操作步骤:对光→低倍物镜观察→移动视野中央(偏哪移哪)

→高倍物镜观察:①只能调节细准焦螺旋;②调节大光圈、凹面镜

3、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根本区别为:有无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①原核细胞:无核膜,无染色体,如大肠杆菌等细菌、蓝藻

②真核细胞:有核膜,有染色体,如酵母菌,各种动物

注:病毒无细胞结构,但有DNA或RNA

4、蓝藻是原核生物,自养生物

5、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统一性体现在二者均有细胞膜和细胞质

6、细胞学说建立者是施莱登和施旺,细胞学说建立揭示了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细胞学说建立过程,是一个在科学探究中开拓、继承、修正和发展的过程,充满耐人寻味的曲折

7、组成细胞(生物界)和无机自然界的化学元素种类大体相同,含量不同

8、组成细胞的元素

①大量无素:C、H、O、N、P、S、K、Ca、Mg

②微量无素:Fe、Mn、B、Zn、Mo、Cu

③主要元素:C、H、O、N、P、S

④基本元素:C

⑤细胞干重中,含量最多元素为C,鲜重中含最最多元素为O

9、生物(如沙漠中仙人掌)鲜重中,含量最多化合物为水,干重中含量最多的

化合物为蛋白质。

10、(1)还原糖(葡萄糖、果糖、麦芽糖)可与斐林试剂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脂肪可苏丹III染成橘**(或被苏丹IV染成红色);淀粉(多糖)遇碘变蓝色;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

(2)还原糖鉴定材料不能选用甘蔗

(3)斐林试剂必须现配现用(与双缩脲试剂不同,双缩脲试剂先加A液,再加B液)

11、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氨基酸结构通式为NH2—C—COOH,各种氨基酸的区别在于R基的不同。

12、两个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二肽,连接两个氨基酸分子的化学键(—NH—CO—)叫肽键。

13、脱水缩合中,脱去水分子数=形成的肽键数=氨基酸数—肽链条数

14、蛋白质多样性原因: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种类、数目、排列顺序千变万化,多肽链盘曲折叠方式千差万别。

15、每种氨基酸分子至少都含有一个氨基(—NH2)和一个羧基(—COOH),并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这个碳原子还连接一个氢原子和一个侧链基因。

16、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是核酸,它在生物体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合成中具有极其重要作用,核酸包括两大类:一类是脱氧核糖核酸,简称DNA;一类是核糖核酸,简称RNA,核酸基本组成单位核苷酸。

17、蛋白质功能:

①结构蛋白,如肌肉、羽毛、头发、蛛丝

②催化作用,如绝大多数酶

③运输载体,如血红蛋白

④传递信息,如胰岛素

⑤免疫功能,如抗体

生物的手抄报内容初一

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宣传海报怎么画

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宣传海报画法如下:

1、首先画插图,写上标题。

2、然后在空白处画文字框,写上内容并补充画面背景。

3、最后涂好颜色即可。

大家一起来试试吧。

生物多样性海报怎么画?

好吧!!天上有飞鸟!!有树!!地上有一些动物!!一些植物!!再画一个小池塘!!哪里有鱼!一些水生植物(例如:藻类)!!还有一些细菌(例如:眼虫,变形虫)~在地底下再画一个剖析图!!里面有一些动物的尸骨,植被的残骸!!这幅画基本就完成了!!!~~~

生物多样性手抄报内容

1、遗传多样性,遗传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广义的遗传多样性是指地球上生物所携带的各种遗传信息的总和。这些遗传信息储存在生物个体的基因之中。

2、物种多样性,物种多样性是指地球上动物、植物、微生物等生物种类的丰富程度。物种多样性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是指一定区域内的物种丰富程度,可称为区域物种多样性;其二是指生态学方面的物种分布的均匀程度,可称为生态多样性或群落物种多样性。

3、生态系统多样性,生态系统是各种生物与其周围环境所构成的自然综合体。所有的物种都是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在生态系统之中,不仅各个物种之间相互依赖,彼此制约,而且生物与其周围的各种环境因子也是相互作用的。

生物的手抄报内容初一如下:

第一章、认识生命

1、生物的特征:

(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植物通过进行光合作用,动物直接或间接的以植物为食获取营养物质);

(2)生物能进行呼吸(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

(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植物落叶,动物和人出汗、呼吸和排尿);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应激性);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第二章、了解生物圈

1、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共有一个家,这就是生物圈。它以海平面为标准来划分,向上10千米,向下10千米。这个厚度为20千米左右的圈层,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2、生物圈中的所有生物生存所需要的基本条件是一样的,它们都需要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还有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3、影响生物生活的环境因素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非生物因素,如光、温度、水、空气等,另一类是生物因素。

(1)非生物因素:阳光、空气、水、温度、湿度等。

(2)生物因素: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最常见的是捕食关系,此外还有斗争关系、互助关系、竞争关系、合作关系等。

4、在自然环境中,各种因素影响着生物,生物在生存发展中不断适应环境,同时也影响和改变着环境。

5、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具有普遍性也具有相对性

6、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7、所有的生态系统一般都有四种基本的组成成分,即非生物成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和土壤等)和生物成分(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1)绿色植物是生产者(不仅为生产者自身的生长、生殖、以及各种生命活动提供了营养物质和能量,也是人和动物的食物和能量来源);

(2)消费者直接或间接以绿色植物为食,获得食物和能量,包括绝大多数动物、寄生生活的微生物和植物(菟丝子);

(3)许多微生物(营腐生生活的细菌、真菌)和腐生动物(蚯蚓、秃鹫、屎壳郎)是分解者,利用动植物的遗体,将其中的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获得所需的物质和能量。

本文来自作者[诗涵涵]投稿,不代表葡萄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putao.com/pu/3860.html

(14)
诗涵涵的头像诗涵涵签约作者

文章推荐

发表回复

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诗涵涵的头像
    诗涵涵 2025年10月13日

    我是葡萄号的签约作者“诗涵涵”

  • 诗涵涵
    诗涵涵 2025年10月13日

    本文概览:提起细菌人们首先想到的是导致疾病、残害人命的病原菌,事实上病原菌只是细菌的一部分,大多数细菌能给我们带来很大的好处,生产味精、积累氮肥、净化环境都离不开细菌。细菌是一类构造简单...

  • 诗涵涵
    用户101312 2025年10月13日

    文章不错《六年级科学微小世界的我们手抄报资料》内容很有帮助

联系我们

邮件:葡萄号@gmail.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