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科学第十一课植物生长靠什么教案_1

五年级科学(下)教学设计

第十一课《植物生长靠什么》

内容标准:

认识到生物维持生命都要从外界吸收水分和营养。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1. 认识植物生长不仅需要水分,还需要养分。

2. 知道砂土、黏土、壤土的不同特性对植物生长会产生影响。

3. 知道影响植物生长的因素有水、养分、空气、阳光、温度等。

能力培养

1. 培养学生的互相合作、共同探究的能力。

2. 培养学生设计对比实验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实验操作和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1. 以严谨的态度对待科学问题。

2. 愿意与同学合作和交流。

设计意图

这是“生物的需求”单元中的第一课,编者安排了“植物只‘喝水’就够了吗”、“土壤浸制液里有什么”、“不同土壤对植物生长有什么影响”、“各种因素对植物生长有什么影响”等对比实验,要求学生不仅能够自主设计对比实验,而且能够通过分析实验现象得出正确的结论,最后以有趣的“制作豆苗迷宫”作为拓展与提升。

本课是在先了解植物的生长不仅需要水分,而且还需要养分、水、空气、阳光、温度等多个因素的前提下,继续研究砂土、壤土、黏土的特征与作用。教材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与设计对比实验的能力,由浅入深地先提出“植物生长需要水,但是除了水,植物的生长还需要什么呢”的问题,接着引出了“如何提取土壤浸制液”与“研究不同土壤的营养成分特点与作用”的实验,让学生通过互相合作、设计与实验操作来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从课题“植物生长靠什么”中,明确引出了本课的研究内容:影响植物的生长因素是什么。学生由于自身经验的积累,大多都知道植物的生长离不开阳光、空气、水和养分。教材采用了层层深入的教学方法进行了引导。首先,以一组对比实验,让学生知道植物的生长不仅需要水分还需要营养; “如何制取土壤浸制液”和用“蒸发法”区别土壤浸制液和蒸馏水的成分的活动,让学生对土壤中营养物质有了清晰的认识。在此基础上,教材安排了“不同土壤队植物生长有什么影响”的活动,让学生自主设计对比实验研究壤土、黏土、砂土对植物生长情况的影响,进一步促使学生利用对比实验进行研究的能力。教材最后以一个“各种因素对植物生长有什么影响”的活动,让学生得以总结影响植物生长的因素,起到了总结归纳的作用。

教材还安排了一个拓展活动:“制作豆苗迷宫”,以一个有趣的小制作活动激发学生对植物的向光性、向水性等科学问题的研究兴趣,鼓励学生课后继续研究科学问题。

教学流程

激疑导入——实验观察——比较分析——交流反馈

重点难点

通过设计与制作对比实验,知道影响植物生长的因素包括水、养分、空气、阳光、温度等,同时还要知道砂土、壤土、黏土的特征与作用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媒体:出示课本。

导入:**、妍妍、琪琪三个好朋友放学后一起去玩,走到一个墙角边。他们发现墙角边的两株植物长得大小不同。

为什么生长在相邻位置的两株植物的生长状况有很大不同呢?

问题:植物的生长需要什么条件呢?

引导:植物的生长需要阳光、空气、水、适宜的温度、营养等条件。

目的:创设活动情景,引出探究活动的问题。

二、活动一:植物只“喝水”就够了吗?

准备:教师给每一个小组分发两株生长情况相似的植物(绿萝、蕃茄等)。

问题:如果把这两株植物分别种养在不同的水中,一株种养在土壤浸制液中,另一株种养在蒸馏水中。过一段时间(如一周、一个月)后,可能会出现什么现象?

讨论:学生结合已有的知识进行思考和推测。

实验:教师指导学生制取土壤浸制液。

小组合作把两株植物分别种养在盛着土壤浸制液和蒸馏水的不透明瓶子中,并用棉花或纸板固定。

观察:利用一周的时间进行观察,并做好记录。

交流:数天后,各小组交流所观察到的现象。

分析:根据蒸馏水与土壤浸制液的区别,尝试解释观察到的植物生长的现象。

二.活动二:土壤浸制液里有什么?

导入:活动一中的两株植物,为什么种养在土壤浸制液中的植物长势比种养在蒸馏水中的要好呢?

讨论:根据所观察的实验情况推测原因。

问题:有什么办法可以知道土壤浸制液与蒸馏水有什么区别?

实验:学生用蒸发法做实验,分别观察土壤浸制液和蒸馏水蒸发后的现象。

交流:各小组讨论后进行交流。

小结:土壤浸制液中含有土壤的一些养分,如矿物质、植物的腐殖质等,而蒸馏水中只有水而几乎没有任何其他营养物质,所以种养在土壤浸制液中的植物长势比种养在蒸馏水中的要好。

三.活动三:

导入:出示壤土、黏土、砂土三种土壤。请同学们观察它们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观察:小组仔细观察,找出相同与不同的地方。

思考:如果我们把三株生长状况相似的豆苗分别种植在不同的土壤中,请猜测不同土壤对植物的生长快慢、开花早晚、结果多少会有什么影响?

讨论:小组围绕问题进行有根据的推测。

交流:组织学生表达与交流。

设计:设计实验的方案。

观察:根据实验方案进行观察,将三种土壤中植物生长的情况记录在相关图表中。

讨论:根据实验记录,分析图表,总结三种土壤中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交流:各小组小结后进行交流。

四、活动四:各种因素对植物生长有什么影响?

导入:我们知道植物的生长需要水分和营养,除此以外,还有哪些因素对植物的生长有较大的影响?

讨论: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讨论(阳光、空气、温度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引导:阳光、空气、温度会对植物产生什么影响呢?能设计对比实验来说明问题吗?

设计: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其中的一个问题进行研究,设计对比实验的方案。

活动: 按照方案进行为期一周的实验,注意做好观察记录,收集数据。

小结: 分析数据,思考阳光、空气、温度等因素对植物产生的影响。

五、拓展:制作豆苖迷宫

导入: 出示已在鞋盒制作的“迷宫”中生长了一段时间的豆苗。

问题: 为什么这些豆苗会穿过“迷宫”生长?

思考: 思考并讨论豆苗穿过“迷宫”生长的可能原因。

任务: 制作豆苗“迷宫”,观察豆苗生长的情况。

观察: 课后进行为期一周的观察,记录现象。

小结: 植物总是朝着有阳光的方向生长。

六、课堂小结。

植物是通过根部吸收水分,叶子中有很多的“管道”,“管道”越细,水份上升高度越大。因此可以轻松地把从根部吸收的水分,输送到叶片的各个部分,这就是“毛细现象”。

扩展资料

植物是生命的主要形态之一,包含了如树木、灌木、藤类、青草、蕨类、及绿藻、地衣等熟悉的生物。种子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和拟蕨类等植物中,据估计现存大约有 350 000个物种。

绿色植物大部分的能源是经由光合作用从太阳光中得到的,温度、湿度、光线是植物生存的基本需求。

种子植物共有六大器官: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绿色植物具有光合作用的能力——借助光能及叶绿素,在酶的催化作业下,利用水、无机盐和二氧化碳进行光合作用,释放氧气,产生葡萄糖等有机物,供植物体利用。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植物

本文来自作者[晓露]投稿,不代表葡萄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putao.com/pu/4012.html

(12)
晓露的头像晓露签约作者

文章推荐

发表回复

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晓露的头像
    晓露 2025年10月14日

    我是葡萄号的签约作者“晓露”

  • 晓露
    晓露 2025年10月14日

    本文概览:五年级科学(下)教学设计第十一课《植物生长靠什么》内容标准:认识到生物维持生命都要从外界吸收水分和营养。教学目标:科学知识1. 认识植物生长不仅需要水分,还需要养分。2....

  • 晓露
    用户101402 2025年10月14日

    文章不错《五年级科学第十一课植物生长靠什么教案_1》内容很有帮助

联系我们

邮件:葡萄号@gmail.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