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昱彰1940年出生,是台湾台南县东山乡人,其父苏正生曾为台湾棒球界国宝级的著名人士。
苏7岁时,追随刚来台湾的山东莱阳武术名师张德奎研习秘门螳螂拳、迷踪艺及轻功等。19岁时,与八步螳螂拳名师卫笑堂习得八部螳螂拳、吴氏太极拳。并与李元智大师学习秘踪拳及八极拳。之后,再追随螳螂拳宗师李昆山学习拳法,又习得七星螳螂拳、梅花螳螂拳、地功、兵器等。
最后在1961年,跟随台湾最高级武术大师-总统府侍卫总教官刘云樵,习武长达32年,期间更有13年紧随在侧,专研八极拳、劈挂拳、太极拳及八卦掌,尽获刘亲身真传。在这段时间,刘云樵因恐形意拳失传,苏昱彰故奉师命与桑丹棨大师学习,承袭形意拳真谛。
作为一种汉族拳术中著名的象形拳,六合螳螂拳是在六合拳的基础上,融合了螳螂拳技法,吸收了众多拳种的优点,经两个世纪数代人的历练,以其独特的技击风格,成为中华武林中的一朵奇葩。 它主要流传于山东的招远、龙口等地汉族民间,域外的日本、美国、俄罗斯、西班牙、台湾等国家和地区也有习练者。因其武功多在民间,其习练者以强身自卫为目的,以不轻易示人、不炫耀武技为美德,且多以务农为主,文化水平不高,旧时习武“师父言传身教,徒弟洗耳恭听”,非有德、智、仁、孝、义者难学此艺,为师者不到万不得已时,是不会轻易“倒货底”的,故习练者日寡,虽近些年有所改观,但也不容乐观,能得六合拳真谛者依然稀少。
六合螳螂拳是在螳螂拳发展传承中,汲取汉族民间武术家众多拳法之长,以六合(内外三合)为精髓、以缠丝旋转为灵魂、以鸡步坐山和大猿式为根基、以斧刃和展拍为主要腿法、以勾搂(螳螂勾搂连环手)磨盘(磨盘手)为母手、以三捶为母捶、而派生出一种具有独特风格的螳螂拳法。
自明末清初王郎创螳螂拳至今,三百多年来,历经历代宗师、拳师发展完善,已形成七星螳螂拳、梅花螳螂拳、六合螳螂拳、太极螳螂拳等诸多流派。六合螳螂拳之“六合”,即“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的内三合,和“肩与胯合、肘与膝合、手与足合”的外三合。
与其他螳螂拳流派相比,六合螳螂拳自创始以来流传并不十分广泛,主要因其习练者素以强身自卫为目的,以不轻易示人、不炫耀武技为美德。六合螳螂拳现今主要流传于招远、龙口等地民间。在日本、美国等国家也有为数不多的习练者,但惟招远一脉拳法和器械最为全面(拳法包括全部“金不换”绝技十套,器械涵盖刀、枪、棍),技法也更为实战,而实战则是六合螳螂的核心和精髓。
本文来自作者[一吃就胖小光旭]投稿,不代表葡萄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putao.com/pu/4278.html
评论列表(3条)
我是葡萄号的签约作者“一吃就胖小光旭”
本文概览:苏昱彰1940年出生,是台湾台南县东山乡人,其父苏正生曾为台湾棒球界国宝级的著名人士。苏7岁时,追随刚来台湾的山东莱阳武术名师张德奎研习秘门螳螂拳、迷踪艺及轻功等。19岁时,与...
文章不错《苏昱彰的简介》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