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尺度(一尺)
商15.80厘米
战国23.1厘米
西汉23.2-23.6厘米
新23.03厘米
东汉22.95-23.80厘米
三国魏23.80厘米
三国吴24.20厘米
西晋24.15-24.50厘米
后凉24.20厘米
北凉24.50厘米
南朝25.00-25.20厘米
北魏30.90厘米
隋29.67厘米
唐29.00-30.40厘米
北宋30.80-32.93厘米
南宋27.00-28.30厘米
明34.50-35.80厘米
清35.26-35.51厘米
古代一尺等于现代23厘米。所以古代说的七尺南儿一般就是161厘米。与古代人身高很符合。而说身长八尺,就是184了。
对于一步,历代不一,如 周 以八尺为一步, 秦 以六尺为一步,后亦以五尺为一步。
唐太宗李世民把自己的双步,也就是左右脚各走一步,定为长度单位“步”;还规定步的五分之一为1尺,300步为1里。据研究,唐代的一步为1.514米,1唐里折合454.2米。
步,就是我们走路时迈步的步。从后脚尖到前脚尖之间的距离,通常叫做一步。也叫做“自然步”。
要想测量自己一步的长度,可以从某一点开始,向正前方走10步或20步,先量出总长度,再求出平均数来,就是自己一步的长度。假如,你向前走了10步,总长度为6米30厘米,那么平均一步的长度就是63厘米。测量时,步子要均匀,不要故意迈大步,精神要放松,要跟平时走路时一样自然。
现在我们所说的一步,没有固定的长度,因为人有高矮之别,步有大小之分,只好自己测量自己一步的长度。
平时也可以用步测量某段路的距离。例如:测量一下从你家到学校的路程,恰好是1000步,如果你自己一步的长度是63厘米的话,那么,就可以算出这段路程长630米。
从前,曾经把一步看作是长度的一个单位,一步等于5尺。当时所说的一步,相当于成年人的两个“自然步”。现在,测量长度不再使用“步”这个单位了。
本文来自作者[蝴蝶蓝]投稿,不代表葡萄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putao.com/pu/4958.html
评论列表(3条)
我是葡萄号的签约作者“蝴蝶蓝”
本文概览:古代尺度(一尺) 商15.80厘米 战国23.1厘米 西汉23.2-23.6厘米 新23.03厘米 东汉22.95-23.80厘米 三国魏23.80厘米 三国吴2...
文章不错《古代一尺等于现在多少长度-》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