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不建议养金渐层?

金渐层的体质比普通的田园猫而言比较弱。因为金渐层是有英短蓝猫和金吉拉杂交培育出来的少部分出现返祖特征的一个品种。它们和纯种的猫咪相比,基因组成没有纯种猫咪稳定,后续繁殖后代性状具有不定性。

但是金渐层猫是一个非常可爱的猫咪,金渐层猫的性格是非常温柔的,而且它们还不缺乏勇气,对待任何事物充满好奇心,适应环境的能力非常强,不会随便的乱发脾气,就是因为这些特点得到了很多爱猫朋友的欣赏和喜爱。

扩展资料

金渐层的形态特征

由于金色基因相对于银色基因是隐性的,所以,金色渐层系只能由2只金色渐层或者2只同样携带金色基因的银色渐层繁育出来的。

实际上,金色基因是一个非常独特的基因,当一只金色渐层系猫咪和一只带有金色基因的银色渐层系猫咪繁育的时候,往往很容易生出身上带斑纹的金色渐层的猫咪.而由于基因型的接近,这些猫实际看起来非常像棕虎斑(最大的区别是眼睛的颜色)。

金色渐层的毛发颜色可以在不同的季节和年龄发生很大的变化,有的时候在幼猫阶段看起来有些很灰很暗,一直到3岁左右,他们才会展现出他们最美的颜色和姿态。

宠物猫当中有不少名贵品种,土耳其出产的梵猫就是其中之一,数百年来它都受到全世界爱猫人士的钟爱。但是,最近土耳其一些研究机构说,现在土耳其纯种梵猫的数量正在急剧减少,已经濒临灭绝。

纯种梵猫的毛洁白而细腻,两只眼睛有着不同的颜色,它还有一个与众不同的爱好,就是喜欢戏水游泳。很多外国游客来到土耳其的目的之一,就是要看看这些可爱的猫咪。

土耳其一所大学的研究人员说,食物和栖息地的匮乏使得野生梵猫急剧减少,以前在街道上随处可见野生梵猫们在嬉戏玩耍或者懒洋洋地晒太阳睡大觉,现在这样的景象已经一去不返,剩下的品种也开始劣化,不再具备祖先留下的优良基因。为了挽救梵猫,人们已经开设了梵猫保护中心,专门收留喂养残存的梵猫,这里也对游客开放,不过参观者都要经过消毒和检测,才能接近这些珍贵的猫咪。

fossa是世界上最不为人知的食肉动物,杜克大学的学者朵拉已经掌握了用笼子捕获它的方法

本报综合报道 近日,美国杜克大学的生态学者卢克。朵拉在非洲的马达加斯加岛开始了他的跟踪fossa的活动。这种猫科动物已濒临灭绝,整个马达加斯加只剩下不到3000只。

惟一的猫科极度濒危物种

伊比利亚猞猁,这种浑身满是圆斑的猫科动物本来已经走到了灭绝的悬崖边,现在,一项新的发现让拯救的曙光重新照在它的身上。

这项发现是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取得的。它也得到了当地政府的确认。WWF的工作人员在西班牙中部卡斯提尔—拉曼查自治区(Castile La Mancha)的一片私人领地里发现了伊比利亚猞猁新种群,该种群的确切数量和分布位置尚不明确,但认为由成年猞猁和幼仔组成,而其他两个伊比利亚猞猁的种群则散布在西班牙南部风景美丽的安达卢西亚(Andalusia)的偏远地区。

WWF在上周二的新闻发布会上宣布了这个发现。此前,当地的报纸曾经报道过这种猫科动物的存在,也有人用照相机拍下过它的照片。位于马德里的WWF物种项目主席路易斯·苏瑞兹在一次采访中指出,这次的发现是由西班牙当地政府公布的,但此前,可能已经有当地居民看到过它们,只是这些人并不想站到媒体前面。

苏瑞兹表示,即使加上这次新发现的种群,伊比利亚猞猁目前一共也只剩下100只到150只。国际保护联盟将其列为“极度濒临灭绝”的物种,也就是说,伊比利亚猞猁在野外面临着极高的灭绝风险。

事实上,在众多的猫科物种中,仅有三个曾进入“极度濒临灭绝”这个分类。当时与伊比利亚猞猁同列一席的还有俄罗斯的远东豹(Amur leopard)和日本的西表山猫(Iriomote cat)。不过,后来动物分类学家们发现,这两个物种其实不过是花豹和豹猫的亚种。这样,伊比利亚猞猁就成了猫科动物中惟一一个极度濒危物种。

脸如猫,身如豹

伊比利亚猞猁,又叫西班牙猞猁,它是国际公认的数量最少的中型猫科动物。过去,人们曾误把伊比利亚猞猁归入到“猞猁属(或欧亚猞猁属,Eurasian lynx)”里,但现在,它成了和“猞猁属”以及“加拿大猞猁属(Canadan lynx)”并行的另一属“伊比利亚猞猁属(Iberian lynx)”。在西班牙,人们还把伊比利亚猞猁称为“Gato Montes”,也就是野猫的意思。

和北部的猞猁亲戚相比,伊比利亚猞猁身体更小。雄性伊比利亚猞猁比雌性伊比利亚猞猁更大,通常雄性伊比利亚猞猁肩宽70厘米,身长约1米,尾部有15厘米长。成年雄性伊比利亚猞猁重达13公斤,有1米高,雌性则略轻略矮。

伊比利亚猞猁长腿短尾,脸庞上挂着一圈珠子似的毛发。耳朵竖起,上有黑毛。和印记暗淡的欧亚猞猁相比,它身上有着很明显的斑点,亮灰色或亮棕**,不仔细看,伊比利亚猞猁更像豹的样子。不过,它的脸部则比其他猞猁更像猫。

一般而言,伊比利亚猞猁猎食小型哺乳动物,鸟类、小型爬虫和两栖动物都是它的食物,野兔则是它们的“主食”,占其食物总量的80%之多。雄性伊比利亚猞猁每天要吃一只野兔。而随着西班牙野兔数量的减少,现在伊比利亚猞猁也不得不开始猎食幼鹿、雄狍等其他动物。和伊比利亚猞猁竞争的对手有红狐狸、山猫等。

伊比利亚猞猁有着“豹一样的眼睛”,它们通常可以看到75米之外的老鼠,300米之外的兔子,和500米之外的雄狍。它耳朵上的丛毛可以帮助它探测到各种声音源,对听力起到了关键的作用。而它爪子上又长又厚的毛则使它能够静悄悄地袭击敌人。

在过去,伊比利亚猞猁遍布整个伊比利亚半岛。但现在,它的分布区却缩小了很多。此前,只在安达卢西亚两处地方发现了伊比利亚猞猁的繁衍迹象。伊比利亚猞猁喜欢形态迥异的栖息地,有着浓密的灌木丛,以及橡树等多种树木。

伊比利亚猞猁是世界上最受灭绝威胁的猫科,也是欧洲最濒临灭绝的食肉动物。根据世界保育联盟1990年的调查,伊比利亚猞猁可能会在2011年前绝种。一项2000年的调查发现,伊比利亚猞猁仅剩400只,到了2005年,这个数字就下降到100只左右。

新的保护基地

保罗·菲拉若斯是西班牙一名专门研究伊比利亚猞猁的生态专家。他说正因为伊比利亚猞猁的基因和生态多样性特征,所以它才成为了首要的动物保护对象。“如果伊比利亚猞猁真的在不久的将来灭绝。那么它就是近1万年来猫科动物中惟一一个消失了的品种。”他略显遗憾地表示。

和安达卢西亚地区已经发现的伊比利亚猞猁相比,卡斯提尔—拉曼查地区发现的伊比利亚猞猁显得更为与世隔绝,它们的基因和此前发现的品种也有些不同。苏瑞兹认为,这样的基因多样对伊比利亚猞猁种群的维护与扩大很有好处。

但是,栖息地处偏远地区也会导致问题,因为种群相对比较与世隔绝,所以它们与其他物种之间的杂交就不那么多,这样它们在种群内繁衍也相应更多。而本种群间的生育越多,下一代也相对更加脆弱,它们很有可能有着出生缺陷,抗疾病能力更弱。

“如果它们体内有着其他种群的基因特征,则更能帮助它们幸存下来。”苏瑞兹说,而这就需要研究者帮助它们和不同种群之间进行杂交,增强伊比利亚猞猁的基因多样性。

菲拉若斯则对这个发现持很谨慎的态度。他警告说:卡斯提尔—拉曼查地区发现的伊比利亚猞猁有可能只是生活在安达卢西亚地区最大的伊比利亚猞猁种群Andujar的一个延伸。他还说,很有可能一些Andujar种群个体从安达卢西亚地区来到了卡斯提尔—拉曼查,并在那儿定居下来,繁衍后代。

不过,保罗·菲拉若斯还提到,即使这样,从保护的意义而言这也是值得高兴的,但如果伊比利亚猞猁有着更多元的交配的话则更佳。

一直以来,保育专家们一直希望安达卢西亚当地政府能关闭一条贯穿Donana国家公园的高速公路。这个公园是伊比利亚猞猁种群的家园,而每年都有好几只伊比利亚猞猁在公路上被撞死。此外,伊比利亚猞猁的首要猎物兔子也因为狩猎和疾病的原因,在过去50年间减少了80%。大坝建设和农业发展也同样是威胁其生存的敌人。不过,这样的建议一直都没有得到肯定的答复。现在,也许卡斯提尔—拉曼查自治区会成为更容易保护的地区。

对于一部分野生动植物专家来说,fossa是一个谜,他们甚至连它的名字都没听说过。

实际上,fossa是世界上最少人知道的食肉动物。朵拉说:“从外观上,你可以想象一只矮壮结实的美洲狮,但是它有一系列猫科动物的特征,包括可伸缩的爪子和可怕的锯齿偏侧度。”根据朵拉的研究推测,fossa擅长于猎捕狐猴,以捕食从老鼠到野猪这一系列的动物为生。

朵拉的一位同事用了十多年时间研究fossa的主要生活环境,但是他却从来没有亲眼见过这种动物。1996年以来,朵拉在马达加斯加岛的Ankarafantsika国家公园多次遇见过fossa,最近,在地球环境监察机构的大学学生和志愿者的帮助下,他已经掌握了用自动相机和金属笼子捕获这种动物的方法。成功的诱捕使研究组有机会对fossas进行体重、性别和身体健康方面的检查。他们发现,由家养的狗和野生的猫带入的狂犬病目前正威胁着这种动物。

朵拉所搜集到的这些资料不仅可以用于更好地了解这种动物,更重要的作用是保护这种面临灭绝危险的动物。

本文来自作者[零毓琳]投稿,不代表葡萄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putao.com/pu/4979.html

(2)
零毓琳的头像零毓琳签约作者

文章推荐

发表回复

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零毓琳的头像
    零毓琳 2025年10月21日

    我是葡萄号的签约作者“零毓琳”

  • 零毓琳
    零毓琳 2025年10月21日

    本文概览:金渐层的体质比普通的田园猫而言比较弱。因为金渐层是有英短蓝猫和金吉拉杂交培育出来的少部分出现返祖特征的一个品种。它们和纯种的猫咪相比,基因组成没有纯种猫咪稳定,后续繁殖后代性状...

  • 零毓琳
    用户102101 2025年10月21日

    文章不错《为什么不建议养金渐层?》内容很有帮助

联系我们

邮件:葡萄号@gmail.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