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地震安全知识教案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下面是我帮大家整理的幼儿园地震安全知识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幼儿园地震安全知识教案1

  活动目标:

 1、让幼儿了解一些地震的基本知识。

 2、教育幼儿发生地震时不慌张,到安全的地方躲避,知道必要的逃生技巧。

 3、培养幼儿互相关心的情感,增强幼儿的安全意识。

 4、初步培养幼儿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解决问题的能力。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准备:

 1、《地震现场》影像资料、《小蟾童》防震减灾科普动画片、《地震生存手册》漫画版6张。

 2、一些小道具:枕头、书包、脸盆、毛巾等。

  活动过程:

 一、 谈话引入,引起幼儿的注意。

 师:“小朋友们,在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一件很可怕、很悲惨的事情,我们一起去看一看是什么事情这么严重。”

 二、播放一段“5.12“汶川大地震的录象,采用触目惊心的地震情景引入课题。

 三、围绕录像与幼儿展开讨论:

 1、刚才你看到了什么?(告诉幼儿这个就是地震。)

 2、师小结:地震时,地面剧烈震动,房屋倒塌,地面裂开大缝。公路扭弯了,汽车被砸扁了,房屋倒了后,家里的东西都被压坏了,有时我们的生命也受到威胁。

 四、播放课件《地震生存手册》(漫画版),教育幼儿在发生地震时,不慌张,及时躲藏。

 师:“小朋友,地震虽然很厉害,但是小朋友不能慌张,在地震发生时,地面开始摇动后,有很短的时间可以用来躲避,如果在这短时间内躲到安全的地方,就不会被砸伤。”

 引导幼儿逐一观察课件,并向幼儿说明地震来了,该如何应变才是安全的。

 1、 摇晃时立即关火,失火时立即灭火。

 2、 不要慌张地向户外跑。

 3、 将门打开,确保出口。

 4、 户外的场合,要保护好头部,避开危险之处。

 5、 在百货公司、剧场时依工作人员的指示行动。

 6、 汽车靠路边停车,管制区域禁止行驶。

 7、 务必注意山崩、断崖落石或海啸。

 8、 避难时要徒步,携带物品应在最少限度。

 9、 不要听信谣言,不要轻举妄动。

 五、让幼儿观看地震专题动画《小蟾童》,通过动画的形式让幼儿了解地震,巩固防震、避震的方法。

 六、地震演练。

 七、活动延伸:

 学习儿歌《震前动物有预兆》,利用简单、清楚的动物形象让幼儿知道一些震前的预兆。

幼儿园地震安全知识教案2

  活动目标:

 1、了解地震产生的原因。

 2、如何躲避地震的方法。

 3、地震的预防。

 4、初步培养幼儿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解决问题的能力。

 5、加强幼儿的安全意识。

  活动过程:

 一、地震的由来

 我们的地球是个大大的圆球,(师实物演示)我们生活在这个球的表面,为什么人不掉下来呢?因为地球中心有很强的地心引力.那么在这个球的中心有些什么呢?有岩石和岩浆有厚厚的地层.这些东西一直都在运动一刻不停.为了让他们正常运动不爆发出来引起地平面的一些才难,人类就想了个好办法,到处种树.我们都知道树有很长很密的根须,这些根须就像许许多多的手一样把泥土岩石牢牢抓住.这样就安全多了.

 可是现在许多人因为要盖高楼大厦,为了要开采石油和矿产都把树拔了,把山开了.这样地球表面就受伤了,所以就会产生了地震.所以会发生地震都是人类破坏环境造成的.

 二、地震的躲避方法

 地震时地面会晃动,严重时墙面会倒塌,但是我们也不要害怕,只要安静地听从大人的话,记住躲避的方法就好了.

 如果在家里发生了地震我们要听爸爸妈妈的话,地晃动的厉害时我们不能朝外面跑,因该要先把门打开,然后找坚固的家具底下,并且要保护好头部.怎么保护呢?用书包顶在头上,用被子坐垫盖上,实在没有软的东西保护时,可以用手护住脑后部.然后蹲下紧缩身体,这样你的膝盖就能保护好肚子了.

 如果地震时我们在马路上行走,那就尽量跑到开阔的地方去,电线杆玻璃窗招牌等都是危险物品,一定要远离.

 地震时不能做电梯,不能搭乘任何工具.

 地震一般时间很短,震动时不能转移,要等地震过后才能转移到安全的地方去.

 学习地震自我保护姿势

 三、地震的预防

 我们要多留心广播电视,一旦有预报就要马上转移.平时我们要保护大自然,多种树,不乱砍乱伐.让我们人类和大自然和平共处.

 四、我们能为地震地区的朋友做什么

 讨论如何尽自己的力为灾区的朋友做什么。

幼儿园地震安全知识教案3

  活动目标:

 1、了解地震的有关常识,掌握正确的自救方法。

 2、能沉着、冷静面对危险情景,积极想办法解决问题。

 3、激发幼儿观察周围环境的兴趣。

 4、加强幼儿的安全意识。

 5、考验小朋友们的反应能力,锻炼他们的个人能力。

  活动准备:

 1、课件、泡沫板。

 2、急救箱及物品:手电筒、饼干、水、跳绳、书、玩具、收音机、手套、口罩、哨子。

  活动过程:

 一、地震的危害

 1、孩子们,老师搜集到一段录像,让我们看看发生了什么事情。(播放视频)

 提问:录像上发生了什么事情?你看到了什么?(幼儿发言)

 小结:是啊!刚才录像中大楼在摇晃,地面发出了剧烈的声响,这就是地震。

 2、地震对我们来说是一个很大的灾难,到底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危害?让我们来看一看。小朋友,可以把你看到的和旁边的小伙伴说说。(教师走下去,听一听,问一问)再请个别幼儿起来说一说。

 小结:地震发生后,出现房屋倒塌、大桥断裂、山体滑坡,给我们的生命、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危害。地震实在是太可怕了。

 二、地震来了怎么办

 1、如果地震就发生在我们的身边,怎么办?

 2、地面出现剧烈的震动,我们躲在哪里安全些?请个别幼儿说。教师出示,请幼儿判断谁做的对,教师用泡沫板演示形成的三角区,让幼儿明白什么地方安全。

 3、如果在这个教室里发生地震,该怎么办?请小朋友找个地方躲起来,看看谁找的.地方最安全,保持的姿势最正确。教师一边指导一边给做对的小朋友贴上一个小标志。小结幼儿躲的情况。什么时候往外跑?逃跑时应该注意什么?(有秩序,沿墙角跑,保护头部。)可以用什么来护住我们的头?

 小朋友,听!是谁的声音?(放)他没有跑出去,被困在了里面,他用什么办法让别人知道被困在里面?什么时候喊?(有人时喊)为什么没人时不要喊?(保持体力)没有劲喊了怎么办? (哨子、敲击、寻找食物、想办法自救)

 小结:如果地震发生在我们身边,我们要先躲后跑,如果被困住好几天了,都没有人来救你,不要灰心,相信肯定会有人来救我们。

 三、地震的预防

 1、日本是一个多震的国家,他们的家里准备了一个地震急救箱,以备急用。里面有许多物品,你可以和小朋友商量应该选什么物品,用它来干什么?然后放到你们组的急救箱里。选好了吗?把你们组的急救箱送到老师这,然后回到座位上。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急救箱都有些什么?(提问:水和饼干我们需要它吗?手电筒能派上什么用场?收音机也能帮助到我们吗?小小的哨子有什么用?手套能有什么用处?)

 小结:有了急救箱里的这些东西,我们就可以利用它来帮我们渡过难关了。

 2、地震很可怕,如果我们能提前知道地震何时发生该有多好?但现在我们还无法预测地震的发生。如果我们仔细观察,会发现在地震发生的前一两天或几个小时内经常会发生一些常的现象,让我们看一看。(请幼儿看课件)

 小结:这些现象都是通过仔细观察才能发现的,小朋友发现后可以告诉周围的人

 四、地震演习

 今天,小朋友知道了这么多关于地震的知识,让我们来进行一次地震演习,看看小朋友会不会保护自己。

幼儿园地震安全知识教案4

  活动目标:

 1、了解地震产生的原因。

 2、如何躲避地震的方法。

 3、地震的预防。

 4、知道危险来临时如何保护自己,如何逃生。

 5、初步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活动过程:

 一、地震的由来

 我们的地球是个大大的圆球,(师实物演示)我们生活在这个球的表面,为什么人不掉下来呢?因为地球中心有很强的地心引力。那么在这个球的中心有些什么呢?有岩石和岩浆有厚厚的地层。这些东西一直都在运动一刻不停。为了让他们正常运动不爆发出来引起地平面的一些才难,人类就想了个好办法,到处种树。我们都知道树有很长很密的根须,这些根须就像许许多多的手一样把泥土岩石牢牢抓住。这样就安全多了。

 可是现在许多人因为要盖高楼大厦,为了要开采石油和矿产都把树拔了,把山开了。这样地球表面就受伤了,所以就会产生了地震。所以会发生地震都是人类破坏环境造成的。

 二、地震的躲避方法

 地震时地面会晃动,严重时墙面会倒塌,但是我们也不要害怕,只要安静地听从大人的话,记住躲避的方法就好了。

 如果在家里发生了地震我们要听爸爸妈妈的话,地晃动的厉害时我们不能朝外面跑,因该要先把门打开,然后找坚固的家具底下,并且要保护好头部。怎么保护呢?用书包顶在头上,用被子坐垫盖上,实在没有软的东西保护时,可以用手护住脑后部。然后蹲下紧缩身体,这样你的膝盖就能保护好肚子了。

 如果地震时我们在马路上行走,那就尽量跑到开阔的地方去,电线杆玻璃窗招牌等都是危险物品,一定要远离。

 地震时不能做电梯,不能搭乘任何工具。

 地震一般时间很短,震动时不能转移,要等地震过后才能转移到安全的地方去。

 学习地震自我保护姿势

 三、地震的预防

 我们要多留心广播电视,一旦有预报就要马上转移。平时我们要保护大自然,多种树,不乱砍乱伐。让我们人类和大自然和平共处。

 四、我们能为地震地区的朋友做什么

 讨论如何尽自己的力为灾区的朋友做什么。

  活动反思:

 新《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基础教育的目标是让幼儿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幼儿安全自救教育实践突出教育的实践性,重在模拟、练习及游戏,学习自然灾害应急避险技能。设计这节课的主要意图就是要给孩子们讲解有关的地震知识,加强幼儿的安全教育意识,知道灾难来临时不要惊慌,要学会正确的自救,要有战胜困难的自信,树立不怕苦,坚强、勇敢的信心。

 这节课总体上是成功的,很多幼儿没有亲身经历过地震,它比较宏观,离幼儿的基础知识、生活实际都比较远。如果采用传统的方法教学,幼儿会枯燥乏味,也不容易被幼儿理解和接受。为了突破这个难点,并引起幼儿的认知共鸣,我利用网络收集了大量有关地震的素材,制作了地震相关课件,幼儿通过看、听、读、想、玩来了解地震。这样的教学,真正解决了无法跨越的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通过幼儿观察和研究,从而来达到活动目标。教学中,当孩子们看到那些多媒体视频及的时候,孩子们对地震都感觉到害怕,感觉到难受,他们的心和我一样是沉痛的。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孩子们也学习到了地震的相关知识,在讨论的时候,他们能够很积极的参与,游戏演习的时候也能够愉快的参加,孩子们在游戏中再次学习到自救、救援等知识,这个过程有理有序,孩子很快就掌握了所教内容。

 小百科:地震又称地动、地振动,是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的振动,期间会产生地震波的一种自然现象。地球上板块与板块之间相互挤压碰撞,造成板块边沿及板块内部产生错动和破裂,是引起地震的主要原因。

幼儿园地震安全知识教案5

  活动目标:

 1、教育幼儿地震来了不慌张,到安全的地方躲避,知道必要的逃生技巧;

 2、让幼儿理解一些地震的基本知识;

 3、培养幼儿互相关心的情感,增强幼儿的安全意识。

  活动准备:

 《地震来了我不怕》的课件,沙发,床,餐桌,卫生间,厨房,窗户的各一张,地震后的三张,地震预警信号录音,垫子,枕头等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入

 播放《地震来了我不怕》中的地震画面。

 1、你看见了什么?发生了什么事?

 2、地震来了,你感觉怎么样?你为什么害怕?我们中国和哪一个国家遭受了地震?你看见了什么?

 (二)家里的逃生自救

 讨论1:地震来时你在家里,你会怎么办?

 讨论2:在地震中,我们应当首先保护身体的哪个部位?

 教师:地震时我们应当首先保护自己的头部,只有头不受伤害,保持头脑清醒,我们才能想问题。所以要保护头,我们在躲藏时应该怎么做?

 (三)教室里的逃生自救:

 讨论:地震来了,在家里我们有那么多的地方可以躲,所以我们还怕不怕?那要是我们在教室里又该怎么办呢?

 1、我们说了地震中我们要先保护自己的哪里?怎样保护?教室里我们有什么可以用来保护自己的头?

 2、你会选择躲在教室里的什么地方?

 引导幼儿知道地震来了可以用书包或者书护住头部躲在课桌下面,也可以躲在厕所里。

 (四)商场内的自救

 讨论:地震来了,如果你在商场里,你会怎么办?

 地震来了,如果我们在商场里,首先不要慌张,听从商场工作人员的指挥,顺着安全通道,迅速跑到外面,寻找空旷的地方抱头蹲下。

 (五)假如我们被埋在地下怎么办?

 1、讨论:假如被埋在地下怎么办?

 2、当我们被埋在地下,首先要大声喊:救命!当我们没有力气喊救命的时候,就用身边的石块或其他的只要是硬的东西,敲击管子之类可以发出声音的东西来呼救。

 (六)我为灾区做什么

 2008年的5、12大地震中全国和世界的人们对我们伸出了援助之手,帮助我们在地震中重建家园,我国的云南盈江遭受了5、8级的地震灾害,日本人民遭受了九级大地震,他们正在经受灾难,我们能为他们做点什么呢?

防震减灾教育主题班会教案篇1

活动目标:经过活动使学生初步了解地震、火山、滑坡和泥石流灾害的成因分布、危害及防御措施。初步了解地震、各种灾害之间的关联性。

活动准备:收集有关地震的相关材料;排练节目;课件制作等。

活动过程:

一、宣布活动资料

同学们,这次日本大地震,给日本人民带来巨大的伤痛及损失,谁能来说一说你了解到地震的哪些知识?(学生回答)同学们了解还真不少,这次活动我们一齐来了解地震是怎样产生的,遇到地震应当如何预防伤害。

二、活动过程

1、各小队相互交流,了解地震的成因。

2、播放地震成因影片。

3、学生出示搜集到的有关地震知识。

学生1:地震是指岩石圈在内力作用(安全教育教案)下突然发生破裂,地球内能以地震波的形式释放出来,从而引起必须范围内地面震动的现象。大部分地震的发生与地质结构有关。在地壳中有断层,并且断层又具有必须活动性的地带,地震最容易发生。世界上有两大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山地震带。

学生2:地震的大小通常用里氏震级来表示。地震释放出来的能量越大,震级越高。震级每增加1级,能量约增加30倍。通常,3级以下的地震,人无感觉,成为微震;5级以上地震,会造成不一样程度的破坏,成为破坏性地震。

学生3:地震是一种危害和影响最大的地质灾害。我国是世界上地震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全国大部分省区都发生过6级以上地震。1976年7月28日发生在唐山的7.8级大地震,使这个百万人口的工业重镇,倾刻成为一片废墟.这是20世纪全球破坏性最大的一次地震灾害。

学生4:我国川、滇、黔接壤地带,该地带现代地壳活动强烈,地震濒发,震级高。由于地壳活动强烈,山体中断裂发育,岩石破碎,风化严重,加上干湿季节分明,暴雨集中。促使滑坡、泥石流灾害突发。这次日本发生了9.0级的地震,震后到目前为止,还发生了五次6级以上的余震,以唐山大地震的破坏性更大。

4、初步了解各种地质灾害的关联性。

各种地质灾害既具有各自构成、发展、致灾的规律,各灾害之间以及它们与其他因素之间又有必须的关联性。一个地域内的地质灾害可能有若干种,它们在成因上是有关联的。例如,在一次灾害发生过程中,往往有一种原发性的主灾诱发其他灾害,例如,地震因毁坏生产和生活设施而成灾,同时造成地裂,并引发火灾,又由于人员伤亡和医疗设施的破坏,可能会引起疫病曼延等。人类活动及其对自然环境施加的影响,能够间接或直接诱发地质灾害。例如,人类对植被的破坏,使地表径流的水量和速度加大,是泥石流日趋频繁的重要原因。人类大规模的工程活动,造成滑坡等灾害的事件时有发生。

5、地质灾害的防御

当今世界,由于人口快速增长和经济密集发展,加之人类对自然环境的破坏日益严重,地质灾害发生的频度和成灾的强度不断提高。这已引起了世界各国政府和人民的广泛关注。

学生5:加强地质灾害的科学研究,建立灾情监测预报系统。

学生6:加强地质灾害的管理,建立健全减灾工作的政策法规体系。

学生7:实施一些预防措施。例如,提高建筑物的抗震强度;实施护坡工程,防止滑坡和崩塌。除采取工程措施外,还可进行植树造林等综合治理措施,如经过恢复地表植被,改善生态环境,治理水土流失,以减少泥石流或滑坡的发生频率和强度。

学生8:进取开展防灾、减灾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和减灾意识,能够更有效地开展和做好防灾、减灾工作。

6、地震防护演习。

三、班会小结。

防震减灾教育主题班会教案篇2

教学目标:

使学生了解并掌握必要的防震减灾知识,在突遇危急情景时能够进行一些有效的举措,从而保护自我减少伤害。

教学过程:

一、师讲解汶川大地震的情形,将受灾情景与学生作交流,使学生了解到地震带给人类的危害。

二、质疑:假如我们遇到了地震,你会怎样做怎样才能有效的保护好自我

师生交流。

三、师讲解:如何有效的防震减灾。

(一)面临地震,如何做好防震减灾

1、地震发生时,至关重要的是要有清醒的头脑,镇静自若的态度。假若地震时你正在室内,如离门窗较远,暂时躲避在坚实的家具下或墙角处,是较安全的。另外,也能够转移到承重墙较多、开间较小的厨房、卫生间等处暂避。躲过主震后,应迅速撤到宽敞的户外。撤离时注意保护头部,最好用枕头、被子等柔软物品护住头部。

2、假若地震时你正在室外空旷的地方,这是最庆幸的事情。如果在建筑物密集的地方,最好将手或皮包等柔软物品护住头部,尽可能做好自我防御的准备。并迅速离开变压器、电线杆和围墙、狭窄巷道等。

(二)发生险情时,如何救助

1、地震中被埋在废墟下的人员,应用手巾、衣服等捂住口鼻,避免被烟尘呛闷窒息,还应尽可能清除压在身上的各种物品,最好朝着有光线的地方移动。无力脱险时,尽量减少气力的消耗,坚持时间越长,得救的可能越大。此外,外面的人废墟下的声音不容易听见,所以要等到听到外面有人时再呼救或敲击墙壁等。

2、营救他人时应先确定伤员的头部位置,使头部先暴露,迅速清除口鼻内的尘土,再使胸腹部暴露,不要强拉硬拽。如有窒息,应及时施以人工呼吸。

(三)地震时如何进行个人防护

当你感到地面或建筑物晃动时,切记最大的危害是来自掉下来的碎片,此刻,要动作机灵的躲避。

1、在房屋里,则赶快到安全的地方,如躲到书桌、工作台、床底下。单元楼内,可选择开间小的卫生间、墙角,依靠上下水管道和煤气管道的支撑,减小伤亡。对于户外开阔,住平房的职工,震时可头顶被、枕头或安全帽逃出户外,来不及时,最好在室内避震,要注意远离窗户,趴下时,头靠墙,使鼻子上方双眼之间凹部枕在横着的双臂上头,闭上眼和嘴,用鼻子呼吸,一般来说,不要跑出建筑物,最好就近找个安全处躲避,待地震后,如果需要疏散,再沉着离开。

2、地震时,门框会因变形而打不开,所以在防震期间,最好不要关门。夜间地震时,要争分夺秒向安全地方转移,不要因寻找物品和穿衣而耽误时间,如有可能,要立即拉断电源,关掉煤气,熄灭明火。照明最好用手电筒,不要用火柴、蜡烛等明火。

3、地震时,如已被砸伤或埋在倒塌物下头,应先观察周围环境,寻找通道,千方百计想办法出去。若无通道,则要保存体力,不要大喊大叫,要静听外面的动静,如听到有人走过的声音,可敲击铁管或墙壁使声音传出去,以便救援。同时要在狭小的空间里,寻找食物维持生命。

(四)学校避震

正在上课时,要在教师指挥下迅速抱头、闭眼、躲在各自的课桌下。

在操场或室外时,可原地不动蹲下,双手保护头部,注意避开高大建筑物或危险物。不要回到教室去。震后应当有组织地撤离。千万不要跳楼!不要站在窗外!不要到阳台上去!

(五)家庭避震

地震预警时间短暂,室内避震更具有现实性,而室内房屋倒塌后构成的三角空间,往往是人们得以幸存的相对安全地点,可称其为避震空间。这主要是指大块倒塌体与支撑物构成的空间。室内易于构成三角空间的地方是:炕沿下、坚固家具附近;内墙墙根、墙角;厨房、厕所、储藏室等开间小的地方。

(六)公共场所避震

听从现场工作人员的指挥,不要慌乱,不要拥向出口,要避免拥挤,要避开人流,避免被挤到墙壁或栅栏处。

在影剧院、体育馆等处:就地蹲下或趴在排椅下;注意避开吊灯、电扇等悬挂物;用书包等保护头部;等地震过去后,听从工作人员指挥,有组织地撤离。

在商场、书店、展览、地铁等处:选择结实的柜台、商品(如低矮家具等)或柱子边,以及内墙角等处就地蹲下,用手或其他东西护头;避开玻璃门窗、玻璃橱窗或柜台;避开高大不稳或摆放重物、易碎品的货架;避开广告牌、吊灯等高耸或悬挂物。

在行驶的电(汽)车内:抓牢扶手,以免摔倒或碰伤;降低重心,躲在座位附近。地震过去后再下车。

(七)户外避震

就地选择开阔地避震:蹲下或趴下,以免摔倒;不要乱跑,避开人多的地方;不要随便回到室内。

避开高大建筑物或构筑物:楼房,异常是有玻璃幕墙的建筑;过街桥、立交桥;高烟囱、水塔下。

避开危险物、高耸或悬挂物:变压器、电线杆、路灯等;广告牌、吊车等。

避开其他危险场所:狭窄的街道;危旧房屋,危墙;高门脸、雨篷下;砖瓦、木料等物的堆放处。

四、学生交流了解到的防震知识。

五、小结

地震并不可怕,只要我们坚持冷静的头脑,采取相应的措施,就必须能够战胜灾难。

防震减灾教育主题班会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了解有关地震的基本知识。

2.掌握避震要点,提高自救、自护能力。

3.消出地震恐慌,知道地震不可怕,培养学生只要团结,就会战胜一切困难的信心。

教学过程:

一、宣布班会开始:

同学们大家好!谁都知道“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地震灾害属于自然灾害,它是世界上造成经济损失最严重和人员伤亡最多的自然灾害之一。地震一个悲痛的话题!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省汶川县发生里氏8.0级地震,并且还引发了大面积山体滑坡和泥石流等严重地质灾害。这次大地震共造成人员死亡和失踪近八万人,伤几十万,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大的一次地震,其破坏之严重、人员伤亡之多、救灾难度之大均为历史罕见。2011年3月10日云南盈江县发生了5.8级地震,最近日本也发生了8.8级大地震。可以说地震是人类无法抗拒的。今天的班会我们来全面地了解地震有关知识,做好防震安全教育,并进行一次地震逃身演练。

1、提问:你是否听到过地震的消息?讲给大家听一听。

2、谈话:关于地震,你想知道哪些问题?

二、地震知识讲解(多媒体出示)

(1)地震发生时,大的晃动时间约为1分钟左右。我们要先考虑人身安全,无论如何,也要保护好头部。

(2)在家里地震时可暂躲在牢固的床、桌子等坚固的家俱下,或躲在楼房卫生间等小空间房内。随手用物件护头以免砸伤或被泥沙烟尘呛住。

(3)父母如果正在用火用电时,要立即灭火和断电,防止烫伤、触电和发生火情。

(4)住在高层楼房里时,不要向阳台跑,尤其不可跳楼。

(5)正在上课时,学生应躲在课桌和小床下,不要乱跑和擅自离开学校。

(6)在街道上的行人,不要躲避在电线变压器、烟囱及高大建筑物附近。

三、地震发生后,我们应该怎做呢?

当你感到地面或建筑物晃动时,切记最大的危害是来自掉下来的碎片,此刻,要动作机灵的躲避。

1.在房屋里,则赶快到安全的地方,如躲到书桌、床底下。在家里,可选择空间小的卫生间、墙角,依靠上下水管道的支撑,减少伤亡。一般来说,不要跑出建筑物,最好就近找个安全处躲避,待地震后,如果需要疏散,再沉着离开。

2.地震时,门框会因变形而打不开,所以在地方政府发布防震期间,最好不要关门。夜间地震时,要争分夺秒向安全地方转移,不要因寻找物品和穿衣而耽误时间

3.地震时,如已被砸伤或埋在塌物下面,应先观察周围环境,寻找通道,千方百计想办法出去。若无通道,则要保存体力,不要大喊大叫,要静听外面的动静,如听到有人走过的声音,可敲击铁管或墙避使声音传出去,以便救援。

四、听歌曲《万众一心众志成城》

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地震,地震不可怕,相信只要团结,就会战胜一切困难。

五、教师组织学生进行避震自救演练。

教师哨响发出地震警报,学生迅速躲藏在桌子下面;后教师哨响表示强烈晃动结束,学生有秩序地按学校规定路线快速撤出教室。

六、教师总结:

这次班会,我们知道了很多知识,如何及时的进行自救,并进行了一次逃身演练,全体学生撤离教室用时近2分钟,比较成功。总之,地震时我们要保持冷静,震后走到户外,避震位置十分重要。同时要相信地震不可怕,只要团结,就会战胜一切困难。

防震减灾教育主题班会教案篇4

活动主题

自然灾害是无情的,很多人的生命都是丧生于自然灾害,其中特别是地震的破坏性最强,这次班会我们就来认识一下地震,也希望大家能在这节课中学到地震逃生的方法。

活动目的

1、通过这次班会,让学生知道地震给人民带来的严重灾害。

2、让学生了解并掌握一些地震基本知识,教育学生发生地震时不慌张,到安全的地方躲避。

3、增强学生自我保护的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活动准备

视频播放,ppt课件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主题:让世界充满爱。

在漫长的人生路中,总要有许多难以预料的事情,我们是否注意到身边的危险。“防险之心不可无”。地震时有发生,我们是否知道注意安全、注意防震减灾的重要性?恶魔总是来找无知的人。今天,通过班会我们将更多的了解一些地震知识,让我们未雨绸缪,为我们的生命买一份保险,为我们的生命加一把锁。

二、地震知识知多少:让学生了解并掌握地震基本知识,感受地震给我们带来的巨大灾难。

1、展示地震后的相关。

2、了解唐山大地震(播放视频),汶川地震。

三、地震防护知多少:让防震深入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备无患。

1、地震发生时如何应对。(播放地震逃生教育短片)

2、补充:强震过后如何自救。

a、地震发生后,应积极参与救助工作,可将耳朵靠墙,听听是否有幸存者声音。

b、使伤者先暴露头部,保持呼吸畅通,如有窒息,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c、一旦被埋压,要设法避开身体上方不结实的倒塌物,并设法用砖石、木棍等支撑残垣断壁,加固环境。

d、先救易,后救难;先救近,后救远。

四、地震无情人有情:献出自己的一份爱心。

1、讨论:当地震发生时,作为非震区的我们应该怎么办?

生:

(1)号召我们身边的人为地震灾区人民捐助物资。

(2)时刻关注地震灾情,必要时做好地震防范工作。

2、课件展示震后为灾区献爱心的相关。

活动小结

地震非常可怕,因为它不可预测,威力大,但是如果我们做好了挑战“天灾”的思想准备,地震的威力也就在它没有发生前降低了许多。同学们,平时看一些自我保护方面的书籍,为我们的安全保驾护航!

防震减灾教育主题班会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通过学谚语和顺口溜,让学生初步了解地震前自然界的异常表现,培养学生们的观察能力和自我保护意识。

2、学生们在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下,演练遇到地震这种突发事件时有秩序地逃生自救的技能,让学生掌握来不及逃离的情况下如何躲避地震伤害的本领。

活动准备:

有关地震防震和vcd,防震科普片和防震科普宣传画。

活动过程:

一、通过学谚语和顺口溜,让学生初步了解地震前自然界的异常表现,培养孩子们的观察能力和自我保护意识。

1、讲解(地震预兆)

2、震前井水变化的谚语:

井水是个宝,地震有前兆。

无雨泉水浑,天干井水冒。

水位升降大,翻花冒气泡。

有的变颜色,有的变味道。

3、动物反常情形的谚语:

震前动物有预兆,群测群防很重要。

牛羊骡马不进厩,猪不吃食狗乱咬。

鸭不下水岸上闹,鸡飞上树高声叫。

冰天雪地蛇出洞,大鼠叼着小鼠跑。

兔子竖耳蹦又撞,鱼跃水面惶惶跳。

蜂群迁闹轰轰,鸽子惊飞不回巢。

家家户户都观察,发现异常快报告。

植物在震前也有异常反应,如不适季节的发芽、开花、结果或大面积枯萎与异常繁茂等。

二、教师讲解有关地震时应注意的问题:调地震来时注意的问题:

1、家庭应准备好食物、水、手电筒、毛巾、简便衣物、塑料布和简易帐篷、收音机、呼叫机等,对煤气、电闸等做好关闭的应急准备。易燃易爆、剧毒物品不宜放在室内,要妥善安置。较高家俱上不堆放笨重物品。房屋正门、楼道、走廊内不堆放杂物,以利人员疏散。发布临时地震预报后,家庭成员都要听从当地政府的指挥,按指定路线和地点疏散。

2、地震发生时,如何进行个人防护?

a.如果你在室内,应就近躲到坚实的家具下,如写字台、结实的床、农村土炕的炕沿下,也可躲到墙角或管道多、整体性好的小跨度卫生间和厨房等处。注意不要躲到外墙窗下、电梯间,更不要跳楼,这些都是十分危险的。

b.如果你在教室里,要在教师指挥下迅速抱头、闭眼、蹲到各自的课桌下。地震一停,迅速有秩序撤离,撤离时千万不要拥挤。

c.如果你在室外,要尽量远离狭窄街道、高大建筑、高烟囱、变压器、玻璃幕墙建筑、高架桥和存有危险品、易燃品的场院所。地震停下后,为防止余震伤人,不要轻易跑回未倒塌的建筑物内。

d如果你在百货商场,应就近躲藏在柱子或大型商品旁,但要尽量避开玻璃柜。在楼上时,要看准机会逐步向底层转移。

e.如果你在行驶的汽车、电车或火车内,应抓牢扶手,以免摔伤、碰伤,同时要注意行李掉下来伤人。座位上面朝行李方向的人,可用胳膊靠在前排椅子上护住头面部;背向行李方向的人可用双手护脑,并抬膝护腹,紧缩身体。地震后,迅速下车向开阔地转移。

f.无论在何处躲避,都要尽量用棉被、枕头、书包或其他软物体保护头部。如果正在使用明火,应迅速把明火灭掉。

三、进行简单的防震演练

四、本课小结

本堂课我们通过,儿歌,实际演练等方式使大家基本掌握了地震这种突发事件时有秩序地逃生自救的技能,让大家掌握来不及逃离的情况下如何躲避地震伤害的本领。达到我们预期目的。大家都是好样的。

五、学习抗震救灾英雄少年事迹

六、课外拓展:

把今天学到的知识讲给家人听,或者考考他们掌握多少防震知识。

防震减灾教育主题班会教案篇6

活动目的:

1、使学生知道一些简单的防灾减灾知识。

2、帮助学生树立安全意识、掌握安全常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懂得珍惜生命。活动内容:常见灾害及预防自救、自护常识。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来回想一下,我们每天早上上学去的时候,家里人都对我们说了些什么?(交待安全的话)为什么每天都说同样的话呢?一个人的生命是伟大的,他可以有无数的发明创造,有可能改变人类的生活。同时我们的生命又是脆弱的,危险时时都在我们的身边。所以,我们要树立安全意识,了解一些安全知识,学会自我保护,懂得珍爱自己的生命。

2、板书班会主题:防灾减灾安全教育

3、学生齐读并理解班会主题。

二、师生互动活动:

(1)、师生共同回顾学校六条禁令。(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做相应的补充与强调)

(2)、分组讨论:

1、在家里和学校里,我们小朋友可以在哪些地方玩耍,不可以在哪些地方玩耍?(教师根据学生发言强调:严禁下河、池、塘、渠洗冷水澡或玩耍。)

2、夏季到了,我们该怎样防风、防洪、防雷电、防山路滑坡、防蛇、防蚊虫?

教师根据学生发言引导学生注意:

1、刮大风时不逗留在房檐下、大树下、危房边。

2、打雷闪电时不站在大树下,电线下。

3、洪水中的自救。暴雨来临时,如果我们家处在地势低洼地区,可因地制宜采取“小包围”措施,如用红砖砌围墙、大门口放置沙袋、配置小型抽水泵等。如果我们家住在底层则应将家中的电器插座、开关等移到离地1米以上的安全地方。一旦室外积水漫进屋内,应及时切断电源,防止触电伤人。当受到洪水威胁时,如果时间充裕,我们应按照预定路线,有组织地向山坡、高地等安全处转移;在措手不及,已经受到洪水包围的情况下,要尽可能利用船只、木排、门板、木床等适合飘浮的物品,作水上转移。如果洪水来得太快,已经来不及转移了,我们要立即爬上屋顶、楼房高层、大树、高墙,作暂停避险。但千万不要游泳逃生,更不能攀爬带电的电线杆、铁塔,也不要爬到泥坯房的屋顶。同时利用各种渠道向外界求援。如已被卷入洪水中,一定要尽可能抓住固定的或能漂浮的东西,寻找机会逃生。

3、在校园内有哪些危险的游戏不能玩?(教师根据学生发言强调:不打架、不在校园内奔跑、不玩危险的玩具等。)

4、你知道哪些交通安全知识?(教师根据学生发言强调:要遵守交通规则,不在马路上追赶、玩耍,要走人行道)

(3)集体交流,教师引导学生掌握安全知识,学会保护自己。

三、学生做好相应的笔记。

四、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我希望大家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能相应掌握一些安全知识和制度,懂得保护自己。

防震减灾教育主题班会教案篇7

5月9日至15日为防灾减灾宣传周。为切实做好我校防灾减灾日和防灾减灾宣传周各项工作,结合学校实际情况,特制定以下活动方案。

活动目标:开展“防灾减灾”宣传周活动,进一步增强师生识别灾害风险,掌握减灾技能,有效预防灾害事故发生,保障师生生命安全,推动平安校园建设、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一、提高思想认识,切实增强做好防灾减灾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学校的防灾减灾工作关系到学生的生命安全和健康成长,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幸福,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中小学、幼儿园是破坏性地震等突发自然灾害发生时最难疏散的场所之一;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救能力较弱,是承灾人群中的弱势群体。通过组织有针对性的防灾减灾系列活动,进一步解决区部分学校对防灾减灾工作重视不够,思想认识不到位,师生缺少必要的避灾、自救、互救常识,缺乏防灾减灾的应急经验和反应意识等问题,切实做到警钟长鸣、防患于未然。

二、丰富宣传教育内容,大力普及防灾减灾知识和技能。

学校紧紧围绕活动主题,根据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相关精神,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充分利用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等传统媒体和互联网、微博、微信等新兴媒体,还有学校特有的班会课、黑板报、电子屏幕、校园广播、校园网等宣传载体,通过学习防震减灾宣传手册、观看防震减灾知识专题片、参与防震减灾知识竞赛、出一期地震知识科普手抄报、举办防灾减灾知识讲座或主题班会、识别身边的灾害风险等途径,深入开展防灾减灾知识宣教工作,动员每名师生关注身边的灾害风险,增强防灾减灾意识。学校将在各班开展“五个一”活动、观看一部涉及灾害的影视作品、开展一次“防灾减灾”为主题的黑板报评比、开展一次教师和学生参与的校园风险隐患排查、开展一次教学楼应急疏散演练活动),普及防灾减灾知识,增强自救互救技能。

三、组织应急疏散演练活动,提升师生安全防范和自救互救能力。

今年5月12日“防灾减灾日”(星期四),按照往年我市将继续组织防空防灾警报统一试鸣,试鸣时间为14:28至15:08。为协助做好今年的警报试鸣工作,一是要加强对教师、学生和员工的教育,熟悉防空防灾警报音响信号和有关防空防灾知识,提高全体师生和员工的国防观念和防灾意识。二是要主动采取相关安全防范措施。我校借“防灾减灾日”活动为契机,于5月12日上午7:40开展一次教学楼应急疏散演练活动,提高学生防灾自救意识。

四、各班根据学校安排,认真抓好工作落实。

全校各班级根据学校制定的防灾减灾宣传周活动方案,加强宣传发动,利用班会课、自习课、中午和每天放学前5分钟安全教育的时间,抓好工作落实。“防灾减灾”活动周结束后,各班将具体教育活动资料以电子邮件的形式发到安管处,便于总结经验。

本文来自作者[夏波]投稿,不代表葡萄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putao.com/pu/5510.html

(3)
夏波的头像夏波签约作者

文章推荐

发表回复

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夏波的头像
    夏波 2025年10月23日

    我是葡萄号的签约作者“夏波”

  • 夏波
    夏波 2025年10月23日

    本文概览: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下面是我帮大家整理的幼儿园地震安全知识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幼儿...

  • 夏波
    用户102302 2025年10月23日

    文章不错《幼儿园地震安全知识教案》内容很有帮助

联系我们

邮件:葡萄号@gmail.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