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现实课题:现阶段学校改革发展课题
几年前召开的全国教育大会针对中国学生发展不充分、不均衡的问题现状,对促进学生更为充分的全面发展的中国未来教育提出了新表述、指明了新方向、阐释了新方略。
(一)教育方针的新表述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一直是我国教育的根本问题。我国新时代育人方针有了新表述:
1.“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2.“坚持深化教育改革创新,推进教育改革,加快补齐教育短板,促进教育更加公平均衡。”
3.“坚持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基础工作,每个教师都要爱惜这份职业,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完善自己。”
全国教育大会对我国教育的新表述,开启了中国教育改革的新篇章,也成为我校继续深化教育改革的新航向。
(二)教育改革的根本课题
全国教育大会为中国课程改革确定了根本课题,指明了发展方向,即:
“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是新时代现阶段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根本方向和根本课题。”
教育改革根本课题的确立,使中国教育在新时代的改革发展征程上必将突飞猛进、融合创新,走出一条属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下的中国教育的康庄大道。
“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是新时代现阶段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根本方向和根本课题。”
五育融合是哪五育
推广第三中学五育融合育人的做法如下:
《中国教育现代化 2035》提出,要更加注重全面发展,大力发展素质教育, 促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的有机融合。
“五育”分别承载着自身的育人目标和价值,在各司其职的基础上走向融合,达到彼此渗透、创新融活,共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整体发展、个性发展。
经过多年的教育改革和创新实践,我校确实取得了一些办学成绩,也获得较高的社会荣誉,被批准为省教育科研基地学校、全国首批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基地学校、全国首批示范性高中建设学校、国家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等。
在学校的发展过程中,我们始终根植于学校原有历史传统的沃土,进行大胆创新探索,形成了“五育”教学各美其美、相互融合的育人模式。
一直以来,我校将党建工作和德育有机结合,党员教师在思想和教育工作上始终发挥着模范引领作用。
与此同时,我们又大力打造德育课程一体化:德育智慧课程,包括思想政治课程、家国情怀和责任培养课程,保证教学质量和育人效果的融通;
德育情感课程,包括感恩教育、传统文化等方面的课程,培养学生高尚情操和文化认同,让其情动而辞发;
德育意识课程,包括遵纪守法、规范养成、生命教育等类型的课程,由内而外增加德育的效果;
德育行动课程,包括身心健康、艺术审美、创意社团等方面的课程,构建起浸润渗透性德育课程,形成综合育人、多元育人、特色育人的模式。
一、什么是五育融合?
五育融合是指在现代化的教育中通过重视并实施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它既是现代化国家对人的素质的综合要求,也是现代化的教育要能够达到的一个目标。
二、五育之间的关系
五育作为全面发展教育组成的部分,它们之间既不能相互替代,又不能彼此分割。
(1)德育是实施各育的方向保证。德育是使学生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良好思想道德素质的教育德育是实施各育的方向保证。
(2)智育为各育提供认识基础。智育主要是传授系统的文化科学知识与技能,提升学生才干与智慧的教育。各育的实施都不能离开知识技能的教育。
(3)体育是各育的机体保证。体育是增强学生体质,发展他们的体力和运动能力,养成他们锻炼身体和卫生习惯的教育,也就是提升学生身心素质的教育。体育为各育提供物质保证。
(4)美育劳动教育是将德、智、体充分展现和运用的主要途径。
(5)劳动教育是将德、智、体、美充分展现和运用的主要途径。
三、推行五育融合的意义
(1)满足时代对综合性人才的需求。实行五育井举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进而满足时代对综合性人才的需求。
(2)满足个体的需求与发展,提升人的生活质量与幸福感。五育并举的教育举措不仅促进了人的身心健康发展,也给予人更加丰富博大的精神世界,提升个体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3)满足个体终身发展的需要。时代的变化使终身学习成为了人们的共识,为了适应这种变化,受教育者要力求多方面全面发展,为未来打好基础。
(4)满足个体个性发展的需要。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辩证统一,受教育者的个性发展离不开全面发展所积蓄的能量。
(5)满足社会未来发展的需要。社会的发展离不开高质量人才,高质量人才培养离不开全面发展教育。
四、实现五育融合的途径
(1)要以素质发展为核心。素质教育注重人的各方面和水平的实际发展,追求对人的发展的有效引领和促进。发展的内涵包括两方面:一是人的发展的全面性与和谐性;二是人的发展的差异性与多元性,重视和鼓励人的个性发展的多样性。
(2)要确立和体现全面发展的教育观。教育目的的实现,不仅要在人实际发展程度和水平上关注素质教育,而且要在内容上关注人的全面发展教育。具体表现在:
(3)正确认识和处理各育关系。“五育并举”指每一育都有自己特定的内涵,有自己特定的任务,有自己特定的社会价值和教育价值。各育之间都不可分割、不可相互代替。这反映了它们在全面发展教育中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
(4)防止教育目的的实践性缺失。当下中国教育依然有很多问题,在妨碍全面发展教育的实现,如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应试教育等问题就背离了“五育并举”的教育实践的方向,也背离了教育目的的宗旨。我国当下正亟待解决和防止这些问题所以,不断强化全面发展的教育观念,加强对教育实践的评估指导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来自作者[依童小仙女]投稿,不代表葡萄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putao.com/pu/5664.html
评论列表(3条)
我是葡萄号的签约作者“依童小仙女”
本文概览:一、现实课题:现阶段学校改革发展课题几年前召开的全国教育大会针对中国学生发展不充分、不均衡的问题现状,对促进学生更为充分的全面发展的中国未来教育提出了新表述、指明了新方向、阐释...
文章不错《学校如何落实五育并举一》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