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中学创办于清光绪33年,以西湖书院为馆舍,名为“南海中学堂”,首任校长为朱世畴先生。
1907年(清光绪33年),南海中学创办。1910年,南海中学迁往芦荻巷报资寺旧址(广州西华路460号广州十一中校址)。1912年,正式改名为南海中学校。1922年,旅港南海商会首脑李右泉、冯香泉为首的南海殷商,成立南海中学校董会,募集办学经费,扩大办学规模。
1937年(民国26年),教育部委派督学分赴各省视察,经考核评估,南海中学被评为为全国九所最优中学之一。
抗日战争爆发后,南海中学先后迁避于南海泌冲、麻奢、北村、中山前山、澳门等地。1947年,迁回芦荻东校舍续办。1953年,因南海中学校址已属广州市管辖,学校与广州万善中学合并,易名为广州市第十一中学(现名广州市南海中学)。1962年,南海华侨中学在西樵山凤地落成。
1983年,南海中学复名。1988年,该校升格为县级重点中学。1989年,该校老校友、全国政协副主席马万祺先生任名誉校长。2013年,学校被评为“佛山市教学质量优秀学校”。
扩展资料佛山市南海中学即南海中学,位于广东佛山,是首批广东省一级学校,广东省国家级示范性高中,广东省心理健康教育示范学校,国家级绿色学校,素以环境优美、校风优良、成绩优异著称。
学校始终坚持“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的宗旨,坚持“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逐步形成了“科技与人文并重,规范与个性并存,基础与特色兼顾,继承与创新结合”的办学特色。?
参考资料:
200分收集各大名校的校训!!!
百科里找到的:
福建省厦门双十中学创办于1919年10月。
85年前,菲律宾爱国华侨马侨儒先生、林珠光先生等人和厦门商界知名人士。在厦门霞溪仔街创办新学。为纪念辛亥革命,将其命名为“厦门双十乙种商业学校”。学校设商业、新闻两科,由林珠光先生任校董会董事长,马侨儒先生任校长。学校创办伊始,规模甚小,仅租用一座民房为校舍,师生员工仅几十名。1924年,学校迁址于鸿山北麓“外清箭场仔”(即今之现址),厦门私加全省中学毕业生会考,取得全省第一的成绩;参加厦门大学入学考试,夺得九个科系的鳌头。学校改称双十商业中学”。
1925年,学校扩展为六年制高、初中普通中学,正式定名为“厦门私立双十中学”。学校以现代著名教育家陶行之的教育理论为办学指导思想,积极筹募资金,添建校舍,增置设备,大力聘请优秀教师,扩大办学规模,培养了一批优秀人才,成为闽南一所学生数最多的中学。1934年参学质量居全省第一流,各方面成绩也居全省前茅。学校还首开厦门各中学男女同校之先河,并增设小学部。
1937年,学校因抗日内迁至平和县。师生一边在简陋的校舍里坚持学习,一边开展各种抗日救国活动,影响很大。学校校风纯正,声誉日高,学生数逐年增加,超过1000人。
抗战胜利后,学校于1946年从平和迁回现址。学校聘请一批国内教育界和知识界知名人士到校任教,学校发展欣欣向荣,办学质量闻名遐迩。同时,在中共地下党组织的支持下,学校进步师生和厦门大学师生一道投入反饥饿、反破坏、反内战等斗争,迎接厦门解放。
1949年10月7日,厦门解放,学校的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1956年,学校由政府接办,改为公立学校,校名为“厦门双十中学”。
在党的教育方针的指引下,1959年,学校跻身全省先进行列,被评为“红旗中学”,荣获中共省委、省人民委员会颁发的“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努力提高教学质量”的奖旗,成为省重点中学。1960年在全国文教群英大会上,被授予全国“教育先进单位”的称号。
1965年,学校改名为“厦门第八中学”。
文化大革命的十年间,学校在建国后所取得的成绩被全盘否定,学校行政机构和党组织曾一度被迫瘫痪,无法正常工作,大部分领导和教师惨遭迫害,整个教师队伍被摧残、肢解;学校教学设备遭受严重破坏,图书和体育音乐等器材被洗劫一空;更严重的是几代人不懈努力而形成的优良校风和优秀传统在“文革,,期间荡然无存。学校遭受了空前的浩劫,留下了难以言状的创伤。
1976年10月,文化大革命结束,国家拨乱反正。学校再一次焕发出青春光彩,开始了新的征程。学校以“全面贯彻教育方针,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打好基础、全面提高素质,发展个性特长,鼓励学科拔尖,培养创造才能”为指导思想,形成“团结、勤奋、严谨、进取”的良好校风,素质教育硕果累累。
1979年学校重新被列为省首批办好的重点中学,1983年学校恢复原校名“厦门双十中学”,1996年通过省一级学校达标验收。继1980年高考取得优异成绩之后,1984年学校双夺省高考文、理科状元,1987年理科高考总评均分全省第一。1999年高考文理科总分和上线人数居全市第一,其中文科总分居全省之首,中考平均总分和各单科平均分居全市第一,并囊括了全市个人总分的前42名。学校的高考、中考成绩连年名列省市前茅,学生参加各学科奥林匹克竞赛和各级各类竞赛喜讯连连。学校在1984-1988年连续五年荣获市中学生田径竞赛团体冠军,男牌、女篮、棒球、棋类等单项冠军,荣获省体育先进单位称号。1998年学校高中合唱团荣获首届全国中小学文艺会演节目一等奖并晋京汇报演出。
2000年以来,学校的教育事业取得历史性的大发展,实现了办学的大跨跃。
一方面,学校的教育教学成绩屡创辉煌,不断超载,中考三次全市第一,两次居市前茅。高考四年总分全省第一,一年个人总分全省第一。近100名学生保送或考上北大和清华两所大学,8位同学被保送到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和新加坡大学深造。2005年高考,本科上线率为100%,其中理科重点批上线率超过86%。
同时,奥赛成绩也居全省前茅。近五年,该校在数、理、化、生、信息学五个学科的奥赛中一年一个新台阶,共获得了国际金牌1枚、国家级奖24人次、和多达96人次的省级一等奖,居全省重点中学之首。其中2005年囊括了数学、物理、化学奥赛的全省第一名,同时包揽了化学奥赛全省前7名,11人获数学奥赛省一等奖,占全省三分之一强。此外,学校的青少年科技创新、文艺、体育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如舞蹈获全国中学生文艺汇演二等奖,学生男女篮球队均获厦门市中学生甲级联赛冠军。
另一方面,学校的办学规模不断扩大,辐射影响范围不断扩大。
为进一步发挥双十中学的办学优势,经厦门市政府批准,学校于厦门市金尚路东侧、县黄路以西、枋湖东路北侧建设双十中学高中部。按照规划,高中部新校区占地1 1万平方米,另外还有2万平方米的绿化预留地,预期招生规模为60个班3千名学生,并于2005年9月建成投入使用。
高中部新校区不但功能实用、风格独特,还将是一流的信息校园、绿色校园及艺术校园。高中部新校区将以寄宿制为主,在面向厦门招生的同时,还向省内外招收优秀学生。学校将以高中部建设为契机,努力建设一个设施一流、师资一流、管理一流、质量一流的现代化高水平的全国示范性高中,实现“全国一流、国际知名”的目标。
与此同时,学校通过合作办学不断扩大学校的影响,2002年,与大唐教育投资有限公司合作开办厦门康桥中学,办学三年多来,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2003年,与飞人体育有限公司合作开设篮球特长班,为国内各专业球队和高等院校培养高素质的篮球后备人才。2006年,与澳大利亚圣詹姆士学院合作开办“中澳双学历高中课程实验班”,为有志于出国留学的学生铺下成功之路。
近五年,我校数十次获全国、省、市级各种荣誉称号,如:福建省五一劳动奖状、福建省文明学校、福建省素质教育先进校、全国首批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国家课程改革实验区(厦门市)中学综合实验基地校、中国西部教育顾问单位、全国绿色学校、国际 GLOGE学校、中国瑞典合作“环境小硕士”中国项目实验学校、全国传统体育先进学校、全国优秀(示范)家长学校、全省军民共建精神文明先进单位、福建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综合基地校、福建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先进集体、福建省小公民道德建设示范基地、福建省红十字会青少年工作模范校、福建省天文科普教育先进单位、省一级档案管理单位等。
(双十90周年校庆刚过哦~)
一、国内名校校训:
清华大学: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同济大学:严谨求实团结创新
同济大学:严谨求实团结创新
天津大学:实事求是
武汉大学:自强弘毅求是拓新
东北大学:自强不息知行合一
东华大学:严谨勤奋求实创新
东南大学:止於至善
复旦大学: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
福州大学:明德至诚博学远志
河海大学:艰苦朴素实事求是严格要求勇于探索
黑龙江大学:博学慎思参天尽物
湖南大学:博学睿思勤勉致知
华侨大学:会通中外并育德才
吉林大学:求实创新励志图强
集美大学:诚毅
暨南大学:忠信笃敬
兰州大学:自强不息独树一帜
南京大学:诚朴雄伟励学敦行
南开大学:允公允能日新月异
北京大学:勤奋严谨求实创新
青岛大学:博学笃志明德求真守正出奇
山东大学:气有浩然学无止境
汕头大学:创新求实勤奋团结
上海大学:自强不息
安徽大学:至诚至坚博学笃行
长安大学:求是笃学敬业创新
重庆大学:耐劳苦尚俭朴勤学业爱国家
四川大学: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苏州大学:养天地正气法古今完人
西北大学:公诚勤朴
厦门大学:自强不息止于至善
湘潭大学:博学笃行盛德日新
新疆大学:团结紧张质朴活泼
扬州大学:求是求实求新求真
云南大学:立一等品格求一等学识成一等事业
浙江大学:求是创新
中国人民大学:实事求是
中山大学: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
二、港澳台大学校训:
淡江大学:朴实刚毅
东海大学:求真笃信力行
东吴大学:养天地正气法古今完人
逢甲大学:忠勤诚笃
辅仁大学:真善美圣
高雄师范大学:诚敬宏远
国立成功大学:穷理致知
国立交通大学:知新致远崇实笃行
国立阳明大学:仁心仁术 真知力行
国立台北科技大学:诚朴精勤礼义廉耻
国立台湾大学:敦品励学爱国爱人
国立台湾海洋大学:诚朴博毅
国立清华大学: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香港科技大学:求新求进创未来
香港中文大学:博文约礼
香港城市大学:敬业乐群
香港大学:明德格物
香港浸会大学:笃信力行
香港理工大学:开物成务励学利民
香港岭南大学:作育英才服务社会
澳门大学:仁义礼知信
三、国外大学校训:
宾夕法尼亚大学:毫无特性的学习将一事无成
杜克大学:追求知识信仰宗教
多伦多大学:像大树一样茁壮成长
哥伦比亚大学:在上帝的神灵中我们寻求知识
哈佛大学:与柏拉图为友,与亚里士多德为友,更要与真理为友
加拿大皇后大学:智慧和知识将是未来时代的稳定剂
加州理工学院:真理使人自由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愿知识之光普照大地
康奈尔大学:让任何人都能在这里学到想学的科目
麻省理工学院:既学会动脑也学会动手
密歇根大学:艺术科学真理
普林斯顿大学:为国家服务为世界服务
斯坦福大学:愿学术自由之风劲吹
耶鲁大学:真理和光明
芝加哥大学:让知识充实你的人生
爱丁堡大学:有知识者既能看到事物的表象,也能发现其内涵
剑桥大学:此地乃启蒙之所,智识之源
伦敦政治经济学院:了解万物发生的缘故
牛津大学:上帝给我光明
北海道大学:青年们,要有大志
光州大学:青春开放活力
新加坡国立大学:自强不息
早稻田大学:学问独立,培养模范国民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重要的是弄清事物的本质
悉尼大学:繁星纵变智慧永恒
新南威尔士大学:实践思考出真知
墨尔本大学:以人为本,与时并进
扩展资料:
中国是一个正在迅速崛起的发展中国家,具有世界上规模最庞大的高等教育体系。大学教育已经由精英化走向大众化,这是划时代的丰功伟绩。但是,我们的名牌大学和世界一流大学相比,差距依然很大。
在这个排行榜里,中国只有两所高校,分别是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排名第49和72位。我们应该正视这样的差距。虽然国内不少大学提出了“跻身世界一流大学”的办学目标,口号是振奋人心的,关键是要立足中国实际,加大改革力度,学习别人长处,为我所用。
中国部分名校简介:
1.清华大学
清华大学的前身是清华学堂,始建于1911年,当时是由美国“退还”的部分“庚子赔款”建立的留美预备学校。1912年,清华学堂更名为清华学校。1925年设立大学部,开始招收四年制大学生,并开设研究院(国学门)。1928年更名为“国立清华大学”,拥有文、法、理、工等院系。
清华大学的初期发展,以清华国学研究院四大导师王国维、梁启超、陈寅恪、赵元任以及讲师李济为代表的清华学者,主张“中西兼容、古今贯通、文理渗透”,形成了著名的“清华学派”和“清华学风”,对清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培养出了一大批高水平的学术大师,中国近现代很多学科的萌发和兴起最早都是从清华开始的,清华在中国近现代学术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可谓群星璀璨、光耀西山。
历史证明着清华的辉煌,解放前的中央研究院院士和解放后的中国科学学院士中,“清华人”占据了三分之一。在1999年被授予“两弹一星勋章”的23位功勋中,有14位是清华校友。截至2001年12月底,1537名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中,近25%为清华大学校友。
水清木华,钟灵毓秀,清华园发散着独特的精神魅力。清芬挺秀,华夏增辉,今天的清华大学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新时代的清华人继承爱国奉献的优良传统,秉承“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和“行胜于言”的校风,努力跻身世界一流大学行列,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2.北京大学
北京大学(Peking University)简称“北大”,诞生于1898年,初名京师大学堂,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立大学,也是最早以“大学”之名创办的学校,其成立标志着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开端。
北大是中国近代以来唯一以国家最高学府身份创立的学校,最初也是国家最高教育行政机关,行使教育部职能,统管全国教育。北大催生了中国最早的现代学制,开创了中国最早的文科、理科、社科、农科、医科等大学学科,是近代以来中国高等教育的奠基者。
北大始终与国家民族的命运紧密相连,聚集了许多学者专家,培养了众多优秀人才,创造了大批重大科学成果,影响和推动了中国近现代思想理论、科学技术、文化教育和社会发展的进程。
3.复旦大学
复旦大学,简称“复旦”,位于首批沿海开放城市上海市,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位列“211工程”、“985工程”,入选“珠峰计划”、“111计划”、“2011计划”、“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
复旦大学为“九校联盟”成员、东亚研究型大学协会成员、环太平洋大学协会成员、21世纪大学协会成员,是一所综合性研究型的全国重点大学。
复旦大学由原复旦大学、原上海医科大学合并而成。复旦大学创建于1905年,原名复旦公学,是中国人自主创办的第一所高等院校,创始人为中国近代知名教育家马相伯,首任校董为国父孙中山先生。
复旦师生谨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的校训,严守“文明、健康、团结、奋发”的校风,力行“刻苦、严谨、求实、创新”的学风,发场“爱国奉献、学术独立、海纳百川、追求卓越”的复旦精神,以服务国家为己任,以培养人才为根本,以改革开放为动力,为实现中国梦作出新贡献。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世界100所著名大学排行榜
本文来自作者[如薇]投稿,不代表葡萄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putao.com/pu/722.html
评论列表(3条)
我是葡萄号的签约作者“如薇”
本文概览:南海中学创办于清光绪33年,以西湖书院为馆舍,名为“南海中学堂”,首任校长为朱世畴先生。1907年(清光绪33年),南海中学创办。1910年,南海中学迁往芦荻巷报资寺旧址(广州...
文章不错《南海中学的办学历史》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