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王阁序古诗

出自唐代王勃的《滕王阁序》。

这句诗的意思是秋天的江水和辽阔的天空连成一片,浑然一色。

诗人以秋水勾勒出一幅宁静致远的画面,有远有高有深,诗意浓郁,境界开阔,给人一种强烈的美感,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

原文节选:

披绣闼,俯雕甍,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纡其骇瞩。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弥津,青雀黄龙之舳。云销雨霁,彩彻区明。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译文:

推开雕花精美的阁门,俯视彩饰的屋脊,山峰平原尽收眼底,河流迂回的令人惊讶。遍地是里巷宅舍,许多钟鸣鼎食的富贵人家。舸舰塞满了渡口,尽是雕上了青雀黄龙花纹的大船。云消雨停,阳光普照,天空晴朗;落日映射下的彩霞与孤鸟一齐飞翔,秋天的江水和辽阔的天空连成一片,浑然一色。傍晚时分,渔夫在渔船上歌唱,那歌声响彻彭蠡湖滨;深秋时节,雁群感到寒意而发出惊叫,哀鸣声一直持续到衡阳的水滨。

创作背景:

高宗时期,洪州都督阎某重修此阁,并于公元675年(上元二年)的重九日,在滕王阁上欢宴群僚和宾客。作者前往交趾看望父亲时路过这里,也参加了盛会,即席赋诗,并写下了这篇序。

赏析:

此文重点描绘滕王阁雄伟壮丽的景象。状写宴会高雅而宏大的气势,抒发自己的感慨情怀。文章在交待了“故郡”、“新府”的历史沿革后。便由阁的地理位置和周围环境写起。“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滕王阁就坐落在这片吞吐万象的江南大地上。接着,作者的笔由远及近,由外景转而描绘内景。“层台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桂殿兰宫”、“绣问”、“雏登”。“遥襟甫畅,逸兴遄飞”,王勃按捺不住心头的激动一个“路出名区”的“童子”,“幸承恩于伟饯”,他为自己有机会参加宴会深感荣幸。但面对高官显耀,不免又有几分心酸悲怆。他转而慨叹自己的“不齐”的“时运”、“多舛”的“命途”。抒发自己内心深处的郁闷和不平,倾吐自己“有怀投笔”、“请缨”报国的情怀和勇往直前的决心。情由景生,写景是为抒情、景、情相互渗透,水乳交融。浑然天成,恰似行云流水,挥洒自如,自然流畅。

滕王阁序是诗还是词

1400年前的滕王阁,王勃一篇洋洋洒洒的《滕王阁序》,毁了阎都督女婿的“作秀”现场。而后以一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惊艳了满座宾朋,也博得了阎都督的谅解。但当王勃准备功成身退之时,阎都督女婿吴子章站了出了,他信誓旦旦地说:“王勃的《滕王阁序》是抄袭之作”。

吴子章的言语,一下就让滕王阁中非议之声四起。他言之凿凿说道:“王勃的《滕王阁序》,是先秦大儒遗文,稍加修改而成的伪作”。为了报复抢自己“作秀”机会的王勃,证实自己的言论。吴子章又利用过人的记忆力,当场将《滕王阁序》全篇背诵,落实王勃盗文之实。

吴子章过目不忘的记忆力,令《滕王阁序》的真实性饱受质疑。争论声中,王勃笑着问吴子章:“吴兄过目不忘的本领,有东汉张松之遗风。可吴兄既然说我的《滕王阁序》是先秦遗作, 那不知这序文之后可有诗章”?

王勃犀利的反击,令双方形势逆转,吴子章骑虎难下了。他能怎么说?有诗章,那诗章是什么?因此,吴子章只能咬紧牙关,一口咬定没有诗章。赌王勃即兴而作《滕王阁序》,再无才思临场作诗。

事情到了这个地步,滕王阁内精通笔墨的文人雅士,心中基本都有了判断。但吴子章毕竟是阎都督女婿,不关乎自身利害情况下,谁会为一个路过的王勃得罪主家?因此,心知肚明的众人,还是默默等待起了王勃赋诗。

王勃一袭白衣,立于席位之上,问在场所有人可有诗文?众人皆说没有,如此三问之后,王勃提笔而成《滕王阁诗》: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 自流。 ——《滕王阁诗》

写下《滕王阁诗》的王勃,没有再理会吴子章,直接请辞南下。众人看到《滕王阁诗》,“空”下了1字,认为是王勃留下的难题,就 饶有兴致地补充了起来。“栏外长江水自流”、“栏外长江独自流”,各种尝试之后,总觉得少点意思。

阎都督命人追回王勃,千金补1字,将“栏外长江 自流”补充完整。当阎都督的使者,追上王勃,说出缘故时。王勃先是不解,而后古怪一笑。他对使者说:“我将这个字写在你的手心,你回去时切记不要松手,不然字会飞跑的”。

使者急忙握紧手掌,回报阎都督。众人听完叙述,都聚在了使者身旁,盯着使者手心看去。使者一点点张开手掌,结果手心空空如也,急忙解释道:“我没伸开手掌啊!怎么字就空了呢”?

滕王阁内的人们,也争论了起来:有人说王勃有深意;有人说使者手没握紧;有人说这根本就空无一字啊!突然有人大喊起来:“空字,对,这原本就是一个空字啊”!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滕王阁诗》自此扬名。

但是有之前惊艳的《滕王阁序》在,《滕王阁诗》的真实水平就有了很多争议。没有人说《滕王阁诗》不是好诗,但很多人认为《滕王阁诗》有《滕王阁序》加持,才能达到为人们津津乐道的地步。那么,《滕王阁诗》在唐诗中,真实水平如何呢?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开篇两句没什么好说的,亮点就在“佩玉鸣鸾”四字,但并不足以在经典唐诗中脱颖而出。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这两句描写景物,对仗工整、意境优美,唯缺一丝灵动。算得上写景唐诗中的上品,但算不上绝品。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清潭中白云的影子每天都在悠然飘荡,物换星移间几个春秋已然划过。这两句古诗,将写景与抒情完美融合到了一起,向人们呈现了一种哲理性神思。“物换星移”的时空之感,更是成为了本诗的点睛之笔。

最后“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 自流”。 与“物换星移几度秋”完美衔接,感叹古今沧海桑田的同时,又回归了滕王阁本身的景色。“空自流”般的画卷,再次展现到了人们面前。

综合来说,《滕王阁诗》是唐诗中的上品,但达不到《将进酒》等绝品行列。最大差距在于缺少一种浑然天成的意境,美则美矣,单单一个“物换星移”,立足足矣登顶难。

是一首七言古诗。《滕王阁》是唐代诗人王勃创作的一首七言古诗。这首诗附在作者的名篇《滕王阁序》后,概括了序的内容。首联点出滕王阁的形势并遥想当年兴建此阁时的豪华繁盛的宴会的情景;颔联紧承第二句写画栋飞上了南浦的云,珠帘卷入了西山的雨,表现了阁的高峻;颈联由空间转入时间,点出了时日的漫长,很自然地生出了风物更换季节,星座转移方位的感慨,引出尾联;尾联感慨人去阁在,江水永流,收束全篇。全诗在空间、时间双重维度展开对滕王阁的吟咏,笔意纵横,穷形尽象,语言凝练,感慨遥深。气度高远,境界宏大,与《滕王阁序》真可谓双璧同辉,相得益彰。

本文来自作者[韩子轩]投稿,不代表葡萄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putao.com/pu/741.html

(15)
韩子轩的头像韩子轩签约作者

文章推荐

发表回复

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韩子轩的头像
    韩子轩 2025年09月27日

    我是葡萄号的签约作者“韩子轩”

  • 韩子轩
    韩子轩 2025年09月27日

    本文概览:出自唐代王勃的《滕王阁序》。这句诗的意思是秋天的江水和辽阔的天空连成一片,浑然一色。诗人以秋水勾勒出一幅宁静致远的画面,有远有高有深,诗意浓郁,境界开阔,给人一种强烈的美感,成...

  • 韩子轩
    用户092702 2025年09月27日

    文章不错《滕王阁序古诗》内容很有帮助

联系我们

邮件:葡萄号@gmail.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