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山东人要闯关东

山东人闯关东的主要原因是北方的饥荒和疾病。

"闯关东"是指在清朝中后期年和民国时期,许多中国南方和中部地区的人涌向东北地区寻求生计和发展的历史现象,主要原因就是饥荒和疾病,在清朝前期和中期,大部分时间里汉人被严格禁止进入东北地区。然而,随着关内人口的增加和土地兼并的加剧,大量失去土地的流民以及自然灾害造成的灾民开始涌向海路和长城关口等地,试图闯入东北地区。

山东省地处中国东部沿海,人口众多,资源相对匮乏,土地不够分配,加之自然灾害频繁,经济贫困。山东人在传统文化中具有勤劳、坚韧、敢闯的特点,对于寻找更好的发展机会有着强烈的愿望。最后,东北地区的资源丰富,尤其是森林资源和煤炭资源非常丰富,这对于山东等省份的人口来说是一个非常吸引人的机会。

闯关东背景

从清末至民国期间,华北地区向东北地区的大规模的人口迁徙,就叫闯关东。这波迁徙以山东、河北、山西、河南、江苏等几省的人为主,其中山东、河北最多。

山东距离关东并不是很远,这跟封建思想中的父母在不远游以及狐死首丘等等,思想非常接近。一方面他们确实是要为了求生,但另一方面,他们也不想离自己的故土过于遥远。所以关东就成了很多山东人足迹能至的地方。所以说封建思想中的本土思维也让关东成为山东人理想的迁入地奠定了基础。

闯关东是历史的悲剧,书写着闯关东人的血与泪,但同时大量汉人的迁移,为关外地区也带去了更先进的生活方式与文化,促进了民族的交汇与文化的融合。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闯关东

明清时期山东人“闯关东”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我认为百年前山东人闯关东是因为战乱和为了讨生活而闯关东。百年前明清时期山东人?闯关东?的主要有三个原因:

1、经济因素

明末清初的长期战乱,关内地区的生产力已经遭受严重破坏,同时由于地少人稠的黄河中下游灾害频发,特别是受灾严重的山东,大量农民处于极度贫困,生活得不到保障。而东北地区土地肥沃,人口稀少,又盛产人参、鹿茸、貂皮、黄金、珍珠等贵重物品,则对关内的农民产生极大吸引力。因此清初,关内人口向关外迁移的现象已出现。乾隆时期,关内人口不断膨胀,耕地与人口的矛盾不断尖锐,促使山东等地的汉族饥民成为闯关东的主流人群。闯关东实质上是贫苦农民在死亡线上自发的不可遏止的悲壮的谋求生存的运动

2、政府政策因素

(1)清初,满族统治者将山东?造反?者遣送边陲?烟瘴?之地,触犯刑律的?流人?发配到?极边寒苦?的关东。在资源丰富的关东,大量山东?流人?使处于饥寒交迫缺少土地的山东贫民对关东有了了解,产生了闯关东的想法。特别满族统治者的恣意圈地、逼民投充、督捕逃人等措施,加剧对山东社会经济的破坏,更加强了山东贫民闯关东的倾向。

(2)1644至1667年,清政府《辽东招民开垦条例》规定:?招至百者,文授知县,武授守备?,在这23年间?鲁民移民东北者甚多?,许多地区因移民而?地利大辟,户益繁息?。1861至1911年,沙俄不断侵蚀黑龙江边境,清政府采纳了黑龙江将军特普钦建议,于咸丰十年(1860)正式开禁放垦。清政府解除东北禁封令,掀起山东贫民闯关东的高潮。

3、地理位置因素

关东与山东仅隔海相望,山东人闯关东有两条路:一条浮海,从胶东半岛最北端的蓬莱到辽东半岛最南端的铁山岛,直线距离不过100公里,之间的海上交流就非常频繁,胶东一带的农民闯关东大多是浮海北上。一条陆行,从山东陆路到关东,需环绕渤海经过山海关,再借道?辽西走廊?,鲁西、鲁南、鲁北的难民大多走此道。清末民初,随着?胶济铁路?、?津浦铁路?天津至山东峄县段、?京奉铁路?等路段的开通,从山东可以直接乘火车到沈阳,更为山东人民闯关东提供方便。

现在是太平盛世人民安居乐业。流动的是商人商业。全国各地都互通有无了。就不存在山东人闯关东。山东人闯关东是为了生活被迫的。百年前山东人闯关东归纳起来主要有三个原因:贫困,灾祸,位置。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助到你。谢谢!

明清时期山东人“闯关东”的主要原因:

1、经济因素

明末清初的长期战乱,关内地区的生产力已经遭受严重破坏,同时由于地少人稠的黄河中下游灾害频发,特别是受灾严重的山东,大量农民处于极度贫困,生活得不到保障。而东北地区土地肥沃,人口稀少,又盛产人参、鹿茸、貂皮、黄金、珍珠等贵重物品,则对关内的农民产生极大吸引力。因此清初,关内人口向关外迁移的现象已出现。乾隆时期,关内人口不断膨胀,耕地与人口的矛盾不断尖锐,促使山东等地的汉族饥民成为闯关东的主流人群。闯关东实质上是贫苦农民在死亡线上自发的不可遏止的悲壮的谋求生存的运动。日本人小越平隆1899年在《满洲旅行记》中记载了当年真实的历史画面:“由奉天入兴京,道上见夫拥独轮车者,妇女坐其上,有小儿哭者眠者,夫从后推,弟自前挽,老媪拄杖,少女相依,踉跄道上,丈夫骂其**,老母唤其子女。队队总进通化、怀仁、海龙城、朝阳镇,前后相望也。由奉天至吉林之日,旅途所共寝者皆山东移民”。

2、政府政策因素

(1)清初,满族统治者将山东“造反”者遣送边陲“烟瘴”之地,触犯刑律的“流人”发配到“极边寒苦”的关东。在资源丰富的关东,大量山东“流人”使处于饥寒交迫缺少土地的山东贫民对关东有了了解,产生了闯关东的想法。特别满族统治者的恣意圈地、逼民投充、督捕逃人等措施,加剧对山东社会经济的破坏,更加强了山东贫民闯关东的倾向。

(2)1644至1667年,清政府《辽东招民开垦条例》规定:“招至百者,文授知县,武授守备”,在这23年间“鲁民移民东北者甚多”,许多地区因移民而“地利大辟,户益繁息”。1861至1911年,沙俄不断侵蚀黑龙江边境,清政府采纳了黑龙江将军特普钦建议,于咸丰十年(1860)正式开禁放垦。清政府解除东北禁封令,掀起山东贫民闯关东的高潮。

3、地理位置因素

关东与山东仅隔海相望,山东人闯关东有两条路:一条浮海,从胶东半岛最北端的蓬莱到辽东半岛最南端的铁山岛,直线距离不过100公里,之间的海上交流就非常频繁,胶东一带的农民闯关东大多是浮海北上。一条陆行,从山东陆路到关东,需环绕渤海经过山海关,再借道“辽西走廊”,鲁西、鲁南、鲁北的难民大多走此道。清末民初,随着“胶济铁路”、“津浦铁路”天津至山东峄县段、“京奉铁路”等路段的开通,从山东可以直接乘火车到沈阳,更为山东人民闯关东提供方便。

本文来自作者[晁云龙]投稿,不代表葡萄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putao.com/pu/802.html

(17)
晁云龙的头像晁云龙签约作者

文章推荐

发表回复

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晁云龙的头像
    晁云龙 2025年09月27日

    我是葡萄号的签约作者“晁云龙”

  • 晁云龙
    晁云龙 2025年09月27日

    本文概览:山东人闯关东的主要原因是北方的饥荒和疾病。"闯关东"是指在清朝中后期年和民国时期,许多中国南方和中部地区的人涌向东北地区寻求生计和发展的历史现象,主要原因就是饥荒和疾病,在清朝...

  • 晁云龙
    用户092708 2025年09月27日

    文章不错《为什么山东人要闯关东》内容很有帮助

联系我们

邮件:葡萄号@gmail.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