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屋抽梯是指故意露出破绽,给敌人提供方便条件,诱使敌人深入我方阵地。然后切断其前应与后援,使其陷入绝境,敌人贪图不应得的利益,必遭祸患。
这个典故也出自三国,刘表爱自己的小儿子刘琮,不喜欢长子刘琦,刘琦为求自保,求助擅长计谋的诸葛亮,诸葛亮几次都拒绝了,刘琦请诸葛亮去游园说有古书为之鉴赏,到了楼上之后呢,刘琦把梯子抽掉了,跪地请诸葛亮救他,诸葛亮不想帮他,刘琦留起,就说与其死在继母的刀下,不如死在先生的面前,于是拔剑要自杀。这个时候孔明才告诉刘琦一条生路乞求驻守江夏。
上屋抽梯之计就是从这个故事发源,意思是说诱引别人上了高楼,再抽掉梯子使其陷入绝境。
刘琦向孔明讨要良策,孔明在有耳目的地方是绝不会轻易说的的,除非把他引到一个上不着天下不着地的绝境,这是刘备告诉刘琦的,刘琪依照去办,果然使孔明放心大胆的出谋划策,保住了刘琪一条性命。
“上屋抽梯”是一种诱逼计。做法是:第一步制造某种使敌方觉得有机可乘的局面(置梯与示梯);第二步引诱敌方做某事或进入某种境地(上屋);第三步是截断其退路,使其陷于绝境(抽梯);最后一步是逼迫敌方按我方的意志行动,或予敌方以致命的打击。当我方发现敌人在扩张势力,并且在筹划击垮或吞并我方时,我方可以用上屋抽梯这一计谋来保全自己,更可以用它掇过来击垮或兼并敌方的力量。制造某种假象,让敌方觉得大好时机到了,着手行动。假象中掩盖圈套,如果敌方果真采取行动,一定会落入圈套,走向失败。
为了使敌方进入圈套,我方要设法进行引诱。引诱,即投放诱饵;投饵要准确有效,就要知敌性识敌情,有的放饵,这和钓鱼一样。钓鱼,要知道什么鱼爱什么食料;在下钩之前,往往要考虑决定钓什么鱼投什么饵。草鱼爱草,下草饵;青鱼爱田螺,下田螺肉;鲫鱼爱蚯蚓,下蚯蚓……诱敌,要知道敌人爱什么,要考虑诱投什么饵。生性贪婪的敌人,以财货为诱饵;放荡好*的敌人,以美色为诱饵;好大喜功的敌人,以我弱易战为诱饵;贪功图名的敌人,以权力为诱饵……总之是投其所好,才能诱其上钩。
《三十六计》:上屋抽梯计谋
假之以便,唆之使前,断其援应,陷之死地①。遇毒,位不当也②。
①假之以便,唆之使前,断其援应,陷之死地:假,借。句意:借给敌人一些方便(即我故意暴露出一些破绽),以诱导敌人深入我方,乘机切断他的后援和前应,最终陷他于死地。
②遇毒,位不当也:语出《易经·噬嗑》卦。噬嗑,卦名。本卦为异卦相叠(震下离上)。上卦为离为火,下卦为震为雷,是既打雷,又闪电,威严得很。又离为阴卦,震为阳卦,是阴阳相济,刚柔相交,以喻人要恩威并用,严明结合,故封名为“噬嗑”,意为咀嚼。本卦六三。《象》辞:“遇毒,位不当也。”本是说,抢腊肉中了毒(古人认为腊肉不新鲜,含有毒素,吃了可能中毒),因为六三阴兑爻于阳位,是位不当。
此计运用此理,是说敌入受我之唆,犹如贪食抢吃,只怪自己见利而受骗,才陷于了死地。
古人按语说:唆者,利使之也。利使之而不先为之便,或犹且不行。故抽梯之局,须先置梯,或示之梯。如:慕容垂、姚苌诸人怂秦苻坚侵晋,以乘机自起(《晋书》——四《苻坚》)。
实施本计的前提就是为敌人安放“梯子”。安放“梯子”时要注意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要做到示之以利,也就是用一些对方希望得到的利益来引诱。二是要做到示之以弱。欺软怕硬是人的本性。如果我方佯装弱小,敌人就会肆无忌惮地前来,钻入我方事先设置好的陷阱。
在运用本计谋时,“抽梯”既要及时快捷,又要讲究技巧。根据不同的情况采用不同的抽法,或快或慢、或明或暗、或真或假、或缓或急。究竟采用哪种抽法,都要依当时的客观形势而定,切忌主观臆断、生搬硬套,否则,此计谋无法得以顺利实施。
本文来自作者[向志远]投稿,不代表葡萄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putao.com/pu/261.html
评论列表(3条)
我是葡萄号的签约作者“向志远”
本文概览:上屋抽梯是指故意露出破绽,给敌人提供方便条件,诱使敌人深入我方阵地。然后切断其前应与后援,使其陷入绝境,敌人贪图不应得的利益,必遭祸患。 这个典故也出自三国,刘表爱自己的小儿子...
文章不错《上屋抽梯》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