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春季是呼吸道传染病的好发季节。学校这种人员比较密集、相对比较集中的地方,一旦出现更是比较容易传播,会对广大师生的工作学习带来较大的影响,因此我们有必要对春季常见的传染病及其预防措施有所了解。常见的传染性疾病包括: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麻疹、风疹、水痘、单纯疱疹、流行性腮腺炎、流脑、猩红热,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两类新病种。这些传染病大多都是呼吸道传染病,可通过空气、短距离飞沫或接触呼吸道分泌物等途径传播
冬春季寒冷,学生在外边活动减少,多集中在教室内,这更增加了传染机会。为了御寒,习惯把门窗关得很严,室内外的空气很难交换,空气相对静止的室内,带有病菌、病毒的飞沫在空气中飘浮,学生在教室时间长,空气不新鲜,自然容易感染呼吸道传染病。另外,寒冷的空气会使鼻黏膜的血管收缩,降低呼吸道的抵抗力,这也是容易得病的一个原因。
1、流脑的预防
流脑是由脑膜炎双球菌感染引起的经呼吸道传播的一种化脓性脑膜炎,多在春季流行。
该病的一般表现症状是:突然高热,剧烈头痛,频繁呕吐,精神不振,颈项强直,重者可出现昏迷、抽搐。流脑根据病情轻重分为普通型和暴发型。暴发型起病急骤,常在24小时内出现严重休克和呼吸衰竭,危及生命。因此,在流脑高发期,若出现类似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或者突发高热、身上有出血点、头痛、喷射状呕吐、嗜睡、烦躁不安等症状,要立即到正规医院抢救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流脑有以下并发症:脑及其周围组织因炎症或粘连可引起第Ⅱ、Ⅲ、Ⅶ及Ⅷ对颅神经损害、肢体运动障碍,失语、大脑功能不全、癫痫等。脑室间孔或蛛网膜下腔粘连可发生脑积水,后者又导致智能障碍、癫痫等。经脑膜间的桥静脉发生栓塞性静脉炎后可形成硬膜下积水,多见于1-2岁的幼儿。当及时和适当的治疗效果不满意,恢复期出现抽搐,喷射性呕吐,特别伴有定位体征,颅内压持续升高,以及发热等即应想到硬膜下积水的可能。化脓性迁延性病变有结合膜炎、全眼炎、中耳炎、关节炎、肺炎、脓胸、心内膜炎、心包炎、睾丸炎等.
流脑虽来势凶猛,发病急剧,但只要掌握发病规律,采取综合措施是可以预防的,生活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1.常晒衣服、晒被褥、晒太阳。脑膜炎双球菌具有怕热、怕冷、厌氧的弱点,因此要经常晒衣服、晒被褥、晒太阳。居室内的温度要在18℃-20℃,湿度在50%—60%最为合适,每天开窗3—4次,每次约15分钟左右,每天用湿布擦桌子和地面,使室内空气新鲜而湿润。让孩子多增加户外活动,上午10点到下午4点最为适宜,以提高小儿对周围环境冷热变化的适应力和对疾病的抵抗力。同时,在流脑好发季节,室内还可用食醋、艾叶等熏蒸消毒,杀灭病菌。
2.保护易感人群,提高免疫能力。注意在流行期内,与流脑病例密切接触的人员均应接种疫苗。目前我国市场上供应的A+C群双价多糖疫苗,能有效诱导出抗体,免疫年龄在两岁以上的人群,次年不需要加强,3-5年后需加强接种。
3.及时发现病人,早期隔离、治疗。在流脑流行季节,一旦发现不明原因的发热、乏力、咽喉痛等症状的病人,应提高警惕。若病人出现高烧不退、剧烈头痛、喷射呕吐等,应立即送医院检查,确诊者应隔离治疗。病人污染的环境、用品等要严格消毒,以防扩散。
4.培养良好的生活方式。要按时作息,保证睡眠,经常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
5.少去或不去公共场所。初春时节,尽量少去人多、空气不流通的公共场所。注意根据天气变化,随时增减衣服,避免感冒。
预防冬季传染病内容手抄报
春季是流感的多发期,而我们要做的是要预防跟防止被传染。因为流感可以让人重致死亡,所以我们必须要重视。下面是预防春季的流感手抄报,欢迎参考阅读!
预防春季的流感手抄报1
预防春季的流感手抄报2
预防春季的流感手抄报3
流感预防方法
1、预防流感要勤锻炼
合理地安排一些体育锻炼,如散步、跑步、爬山、打球、练太极拳、做中华通络操等都可以增强体质,提高机体抵御病毒侵袭的能力。
2、预防流感要勤注意饮食
合理安排饮食也可以提高自身免疫力。荤多素少、热量过高、脂肪过剩的饮食对人体非常不利,会使消化系统功能减退,身体抗病毒的能力下降,让流感病毒乘虚而入。所以要合理安排饮食,均衡地搭配蛋白质、糖分、脂肪、矿物质、维生素等各种有助于增强体质的营养素,还可以多补充一些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因为维生素C有助于提高免疫力。饮食一定要规律,不可暴饮暴食。另外,还要注意多饮水,因为上火后更容易招致病毒侵袭。
3、预防流感要防寒保暖
冷暖交替比较频繁的时候,人体由于无法适应剧烈的冷暖变化,抵抗力就会下降,易于受到流感病毒的侵袭。因此人们需要根据气温的变化适时增减衣服。早春季节早晚都比较寒冷,更要特别注意,如早晚适当添加衣服,夜间睡眠时换厚被等,睡眠时室内温度在18℃—22℃为宜。另外,阳光既有助于室内保暖,又有利于杀菌消毒,应充分利用,保证室内接受日光充分照射。
4、预防流感要充分休息
人的休息跟睡眠状况会直接影响抵抗力水平,所以任何活动都应适可而止,保持充足的睡眠,尽量不要熬夜,感到身体疲劳时要及时安排休息,保持精力充沛才有能力抵御外邪。
5、预防流感要加强个人卫生
做到勤洗手、勤洗澡、勤剪指甲。在打喷嚏或咳嗽时不要直面对人,要用手帕或纸巾掩住口鼻,避免飞沫传染他人。
6、预防流感要避免与禽鸟接触
禽鸟中发现疫情时,应尽量避免与病死禽鸟的接触,食用鸡肉等应彻底煮熟。不擅自向私人购买活禽、死禽,或从外地引入鸟类,或没有个人防护用具接触不知原因的死禽、死鸟。
春季流行病
1、传染性肝病:旧病别轻视服药应规律
春季是人体血液循环比较旺盛的时期,而且气温变化大,因此有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慢性疾病的患者要注意提防病情加重。
春季气温变化大,对患有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的中老年人的健康提出更大挑战,血压过低或过高,都可能引发心血管意外。高血压患者最好每天坚持监测血压。
此外,有高血压的中老年人,春季不要擅自减药、停药,而要遵医嘱坚持正确服药。在运动上不要盲目进行活动量大的体育锻炼,最好咨询医生,结合自身情况制定运动方案。另外,高血压病人在早上7点服降压药效果最好。
由于人们的饮食跟多坐少活动的不健康生活方式,高血脂患者人数也不少。跟高血压患者在早上服药不同,高血脂患者的最佳服药时间则在晚上,因为胆固醇具有夜间合成增加的特点。除了药物治疗外,高血脂患者春天最好能够坚持运动,改变静态生活方式。
糖尿病患者在春天首先要控制饮食,适当运动,坚持良好的生活方式。此外还要坚持服药,定期检测空腹血糖跟餐后两小时血糖,根据自身血糖变化情况调整药物。
2、流行性乙脑:生食鱼虾蟹肝炎 悄然至
春季细菌、病毒容易滋生,因此也是肝病的多发季节。饮食、饮水不洁,生吃肉类或生猛海鲜,都可能引发急性甲肝跟戊肝。
专家指出,防止传染性肝病最有效的预防方法是接种疫苗,目前我国甲肝跟乙肝都有非常有效的疫苗。除了接种疫苗外,还要做好个人卫生、改变不良的饮食习惯,不吃不干净的食物,不喝生水,生吃瓜果要洗净。
杜绝生吃各类生猛海鲜,尤其是毛蚶、蛤蜊等水产品可能粘附甲肝病毒,不要生吃或半生吃;也不要吃不干净的熟食。此外,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对于预防传染病也是很必要的。
3、痢疾:腹泻高发期严把入口关
春天也是消化系统疾病的多发季节,每年的4到10月是肠道传染病高发期,这跟春天气温上升、细菌更容易滋生、人们不够重视饮食卫生有关。
痢疾一般5月起发病率开始快速上升,8月达到顶峰。而霍乱、伤寒跟副伤寒等肠道传染病发生率也较高。
所谓病从口入,因此饭前便后一定要洗手,生吃瓜果要洗干净,不要存有侥幸心理而吃变质的食物,生熟食品在储存、加工过程中要分开。此外,还要加强身体锻炼。一旦出现腹泻,不论轻重都要尽快到医院就诊,及时采取治疗措施。
反复腹泻两天以上,伴有严重腹痛、高烧、呕吐症状,出现黏液血便,严重水样腹泻,伴有严重口渴、少尿、皮肤干燥起皱等脱水症状的患者,更应尽快到医院的肠道门诊就诊。
另外,有些腹泻病人为了减少腹泻而不吃饭、不喝水,这也是错误的。正确的`做法是食用清淡的容易消化的食物,多喝水,适当补充糖盐水。
4、精神疾病:情绪波动大心态常调整
美丽的春天对于精神疾病患者来说却是危机四伏。有资料显示,春季是精神分裂症的高发季节,精神分裂症的初次发作约1/3到1/2是在春季;而躁狂发作也有约一半是在春季。
随着春天万物复苏,人们的心情也随着天气的变化开始浮动。从寒冷的冬季转变为温暖的春天,温度上升较快,人体体温调节中枢及生理、生化状态跟神经内分泌系统发生变化,进而诱发精神障碍。
因此,春季是精神障碍的高发季节。此外,因为光照时间延长,光照强度加大,情绪跟性腺功能相对活跃,躁狂发作概率也因此增高。
另外,天气还会影响药物代谢。与其它季节相比,春季时抗精神病药物的氯氮平血药浓度最低,血药浓度降低可能使其达不到治疗作用,从而引起精神分裂症的复发。
针对春季精神障碍高发的规律,正在接受药物治疗的精神障碍患者在春季最好不要减药。而有精神分裂症或情感性精神障碍病史或高危倾向的人群,一旦出现征兆应及时到精神科进行心理咨询,采取必须的、及时的对症处理,使心理健康地度过疾病的高发季节。
要培养积极乐观的心态,对待问题要尽量保持心态平跟。情绪上有问题要多跟亲人、朋友沟通,寻求理解跟支持,避免情绪的大起大落、大喜大悲。可以通过读书、听音乐、运动等方式来释放心理压力,不妨多培养一些爱好,不但可以转移注意力,更能缓解压力。
预防冬季传染病手抄报内容如下:
冬季预防传染病小常识一般有注意保暖、补充水分、注意卫生、及早处理等。
1、注意保暖:当人体受凉时,由于呼吸道血管收缩、血液循环减少,因此局部抵抗力下降,容易感染传染病。因此冬季预防传染病应注意保暖,气温下降时注意增加衣物,避免受凉。
2、补充水分:由于冬季时空气湿度含量低、尘埃含量高,因此人体鼻黏膜容易出现受损的情况。需要多喝水,及时补充水分,让鼻黏膜、口腔黏膜保持湿润,有效抵御病毒入侵。同时还可以加快新陈代谢。
3、注意卫生:很多传染病均为粪-口传播、呼吸道传播等,因此病原体常会通过传染病患者的分泌物、排泄物进行传播。需要注意卫生,便后、饭前洗手,传染病暴发季节可以选择带口罩预防。
4、及早处理:出现不明原因发热、咳嗽等症状的患者,或与传染病患者有接触史并出现不适时,需要对患者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预防防止交叉感染。?
传染病流行的时候,切断三个基本环节中的任何一个环节,传染病的流行即可终止。因此控制传染源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
本文来自作者[安柏]投稿,不代表葡萄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putao.com/pu/3129.html
评论列表(3条)
我是葡萄号的签约作者“安柏”
本文概览:冬春季是呼吸道传染病的好发季节。学校这种人员比较密集、相对比较集中的地方,一旦出现更是比较容易传播,会对广大师生的工作学习带来较大的影响,因此我们有必要对春季常见的传染病及其预...
文章不错《预防流行病手抄报》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