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盛世到底有多辉煌?

唐代的交通条件更是便利,管理制度也很先进,这为国际的交往提供了方便。陆地上的道路通往各个地方的都有,海路更是被开辟的四通八达,有好几条路去日本。又开辟出了从广东到东南亚、西亚等地的海上交通。

所以,唐朝在国际上一直都享有很高的声誉,在当时可是世界各国各地的经济文化交往中心。不光是交通,唐朝的文化更是灿烂辉煌,不仅仅是在中国,在世界上我们的文化发展都占着重要的地位。唐朝统治了近三百年,一直都是经济繁荣,政治局面相对稳定的时间比较长,这些原因都是唐朝能够在文化成就上脱颖而出获得辉煌成就的原因,这也少不了大唐人民的一起努力。

还有一点我们所有人都熟悉的,那就是唐朝的文学成就了,尤其是唐诗,举个最简单的,《唐诗三百首》大家再熟悉不过了,从小学就看过的课本。清代人编写了一首《全唐诗》,里面收录了两千多位诗人的四万八千多首诗。

唐朝诗人比较著名的就是李白、杜甫、王维、孟浩然等,实在是太多太多了,我们就不一一说了,不然说到过年也说不完。他们每个人都代表着自己的流派,每个人写的诗的意境都不同。这样看来,我国唐朝时期的文学人士是多么出众,虽然说后面宋、元、明、清等朝代也陆陆续续出现过很多的诗人,但是总体水平和唐朝的诗人还是有些差距,唐朝古诗是不可逾越的巅峰。

除统治者节俭外,我国古代"盛世"形成的原因还有哪些

首先看看唐朝的盛世有多辉煌,唐朝建立以后,依靠强大的国力,打败高句丽,打败突厥,打败日本,安定吐蕃,并继续开拓西域,直到中亚,可谓万国来朝。据统计唐朝强盛时期的国土面积达一千两百多万平方公里,比我们现在的国土面积还要多近三百多万平方公里,疆域辽阔势必有强大的军队做后盾。如此大国,怎不能称为盛世!

其次唐朝的商业十分发达,而中国的对外贸易都是巨量顺差,也就是说赚钱到手软,老百姓在国内安定的环境下,财富得到了有效地积累,物质生活比较丰富。这样的背景下,唐军的装备都是豪华奢侈版的,比如如雷贯耳的陌刀等知名兵器,竟然采用工艺复杂的方式锻造,浑身金属,造价昂贵,耗时长久。

唐朝自立国之初到安史之乱期间,承平日久,无论国家和普通百姓,都享受到了对外贸易和南北贯通所带来的巨大收益。而且唐朝之强盛,甚至超过汉朝,武则天将科举考试发扬光大对于唐朝的盛世也起到很大促进作用。

唐朝之所以被称为大唐盛世,我想最大的关系是因为唐朝的包容开放的政策有很大关系,想想盛唐时期的万国来朝,中西方文化的交流碰撞,无不体现出唐朝作为世界强国的风范,这是唐朝之所以称为大唐盛世最重要的一个原因。

李唐盛世是怎么来的呢?

所谓“盛世”,是相对而言在某一特定时代,社会秩序比较稳定,政治比较清明,经济繁荣的时期。在中国古代史上曾出现过几个“盛世”“治世”“中兴”的朝代。但是最为典型的当属西汉盛世、大唐盛世和康、雍、乾盛世。西汉盛世从汉初的“文景之治”到汉武帝的“大一统”,大唐盛世包括唐初的“贞观之治”和中期的“开元盛世”。三个盛世都长达一个世纪之多,在我国漫长的封建社会中占有重要地位。主要原因有,

一、统治者重视农业生产

农业在封建社会占有重要地位,是封建经济的主要部门。统治者重视农业,“农本”和“以农立国”思想是他们的指导思想。汉文帝即位后多次下诏劝课农桑,按户口比例设置三老、孝悌等田,给予他们赏赐,以鼓励农民发展生产。武帝时期,陂塘兴筑已很普遍,还实施了大规模的黄河治理工程,建立了著名的水利工程,如六辅渠、白渠、龙首渠等,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唐朝设专职官员管理水利事业,大力兴修农田水利设施,各地兴修的水利超过六朝的总和,改善了农业的生产条件。至开元时期,随着土地开辟,许多“高山绝壑,耒耜亦满”。清初为恢复农业生产下令停止圈占土地,延长垦荒的免税时间;推行了“更名田”的土地制度,将明朝皇室和官有的庄田划分给农民耕种,农民开垦的无主荒地均归农民所有;又移民西北屯田,实行“代田法”;大力推广种植玉米、花生、白薯等经济作物,粮食的产量迅猛增长。康熙六十年(1721年),垦田面积从1651年顺治时期的290亿亩增加到了730亿亩。这些措施都有利于推动社会经济走向繁荣。

二、借鉴前朝之鉴注意减轻人民负担

“盛世”时期的统治者比较爱惜民力,不轻易征发徭役,轻徭薄赋,让老百姓休养生息。文帝多次“除田租税之半”,曾把租率减为三十税一,以后成为汉代定制。唐朝在隋的基础上坚持轻徭薄赋,清代实行了“摊丁入亩”“地丁合一”的赋税制度,我国的人头税制度废除了,减轻了农民的生产负担,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也保证了国家的赋税收入。

三、法制规范在社会中起到重要作用

三代在继承前代统治经验的基础上,都通过实施立法维护社会稳定。汉初统治者坚持黄老之学“赏罚信”的思想,主张严格执法,即使皇帝也只有“执道生法”的权力,而不得犯法。文帝废除肉刑,改革刑制以体现“德政”。唐太宗时制定的《唐律》,更是以儒家礼教思想作为立法根据,他曾说:“国家法律不是帝王一家之法,是天下都要共同遵守的法律,因此一切都要以法为准。”三代适时调整法律政策在一定程度上维持了公平正义,保证了社会长治久安,官吏奉其职,老百姓乐其业,为“盛世”的出现提供了保障。

四、帝王的励精图治

“盛世”的出现与一些帝王个人的励精图治是分不开的。三代君主大多勤政爱民,厉行节约,广开言路和虚心纳谏。汉文帝下诏废除“诽谤”“妖言”之法,鼓励大臣对自己的言行进行“监督”和进谏。唐太宗更是独具慧眼,充分认识到“君王如石、良臣如匠,方有美玉问世”,对大臣的各项进步之言豁达的予以采纳,得人善任,从谏如流,大臣魏征一人所谏前后“二百余事,数十万言”传为美谈。康熙帝通过御门听政、共议国政,全面了解大臣的才学、品德,甚至其性情、生活。这些措施,都营造出政治清明的氛围,保证了较为开明正确的政治、经济、民族政策得以制定和实施。

隋末大乱,各地都是造反的,草头王打官府,草头王自己也打,总之人心散了大家都想自己开创自己的王朝。乱世总是把身体软弱的人,性格懦弱的人屠杀的一干二净,剩下的无一不是刚强冷血的强者,包括种地的农民。

李世民最辉煌的一仗无过于洛阳之战,他正和王世充打的难解难分,窦建德突然过来凑热闹,于是李世民掉转头先揍窦建德,后来吓降了王世充。为什么特别要说这场战争呢?因为从唐朝立国开始,就没有多少军队,玩的全是以少胜多。

渭水之盟应该是李世民最耻辱的一次,把国库搜了底掉才把突厥可汗送走,不过当时李世民可真是英雄盖世,带着六个人就去和突厥可汗隔河问罪,突厥骑兵硬是吓的不敢动。这样的行为比宋朝软胶虾强多了。君子报仇十年不晚,李世民连三年都没等,就把突厥可汗抓了回来,没给个好死,偶尔拉出来展览一下。

前段时间,有个电视剧的叫什么《大唐荣耀》,是个女人主演的,虽然没看就觉得扯淡。大唐的荣耀,是关中子弟比肩继踵,横刀立马以少胜多干出来的,李靖率领3000骑兵就把突厥十几万兵马打的魂飞魄散。关中子弟没有多少是强迫当兵的,都是自愿出来保家卫国,所以大唐真正的荣耀是那些悍不畏死的关中男儿。

关中男儿打退敌人,经略西域,打通丝绸之路,这才有的大唐盛世。

本文来自作者[诗云]投稿,不代表葡萄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putao.com/pu/3558.html

(13)
诗云的头像诗云签约作者

文章推荐

发表回复

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诗云的头像
    诗云 2025年10月12日

    我是葡萄号的签约作者“诗云”

  • 诗云
    诗云 2025年10月12日

    本文概览:唐代的交通条件更是便利,管理制度也很先进,这为国际的交往提供了方便。陆地上的道路通往各个地方的都有,海路更是被开辟的四通八达,有好几条路去日本。又开辟出了从广东到东南亚、西亚等...

  • 诗云
    用户101208 2025年10月12日

    文章不错《大唐盛世到底有多辉煌?》内容很有帮助

联系我们

邮件:葡萄号@gmail.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