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本书其实也不是没有头绪,你仔细看看目录,就能发现英美国家的文化无非就是下面五个大方面:历史、经济、政治、宗教、生活。通常考试最侧重的是前四方面。你要看看二外真题的出题思路,如果有大题的话,无外乎就是从前四个方面出。题目是比较大的,让你有很多可发挥的地方。
分出了几大块然后再细分,按照课本中的编排思路走,
比如英国历史肯定是按年代走的,有几个重要的时代多看、多记;
经济也是按照时间顺序,工业革命之前,工业革命,工业革命之后(具体年代及不太清楚了哈,大概就这个顺序);
政治就是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先了解整体的框架,然后知道分为几个院,各院的职责等;把宪法也包括进去,也属于政治的一部分。
上面说的是我的个人学习方式哈,不知道能不能适合你。
开始第一遍看的时候都是很泛泛的,没头绪的,没关系,都有这个过程。先立个框,再往里面填充细节,就会好很多了。大框架知识以外的文学文化常识就需要你时不时注意吸收了,不需要特意背,做题的时候就消化了。
课后题很关键,可以帮助你了解章节的重点和难点。
我能想起来的差不多就这样吧,每个学校要求不一样,所以还是先看看大纲要求再对症下药吧!
加油,希望你成功!
跨文化意识培养策略(2)
招生简章里面有的~~
下面是2011年的~~
做个参考哈~~
研究方向、第二外语 参 考书 目
(01)英语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 1、G.Yule (1996) The Study of Language 2nd.ed. CUP
2、V.Cook (1996)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and Language Teaching 2nd.ed. Arnold
3、丁声树等,(1961)《现代汉语语法讲话》商务印书馆出版
(02)英美文学 1、M.H.Abrams 编《诺顿英国文学选集》W.W. Norton 2002
2、Nina Baym 编《诺顿美国文学选集》W.W. Norton 2005
3、金莉、张剑编《文学原理教程》外研社2005
4、Raman Selden《当代文学理论导读》外研社2004
5、赵一凡等编《西方文论关键词》外研社2004
(03)美国社会文化研究 1、Thomas A. Bailey, David M Kennedy & Lizabeth Cohen. The American Pageant- A History of the Republic, 11th edition, Houghton Mifflin Company 1998, 北外研招办
2、梅仁毅主编:《美国研究读本》 外研社 2002
(04)英国社会文化研究 1、肖慧云主编《当代英国概况》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出版 2003
2、余志远主编《英语国家概况》外研社1996
3、朱永涛 王立礼主编《英语国家社会与文化入门》高教社2005
(05)澳大利亚研究 1、《澳大利亚历史》1788-1942 北京出版社
2、《澳大利亚历史》1942-1988 北京出版社
3、夏玉和、李又文编《澳大利亚社会与文化》外研社2008
4. 朱永涛 王立礼主编《英语国家社会与文化入门》 高教社2005
(06)爱尔兰研究 1.梅仁毅主编:《英语国家社会与文化》(爱尔兰部分), 北京:外研社2010
2.朱永涛、王立礼主编:《英语国家社会与文化入门》(爱尔兰部分),北京:高教社2000
3.陈恕主编:《爱尔兰文学名篇选注》,北京:外研社2010(特别是准备报考爱尔兰文学子方向的考生需通读此书)
4.王振华、陈志瑞、李靖堃编:《列国志:爱尔兰》,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07)国际新闻 1、新华社中英文稿、《中国日报》、《纽约时报》、《时代》周刊
2、国内公开出版的中国和外国新闻史书籍
3、鲁曙明、洪浚浩:《传播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7
(08)英美文论与文化研究 1) Abrams, M. H. A Glossary of Literary Terms.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 2004.
2) Fowler, Alastair. A History of English Literature: Forms and Kinds from the Middle Ages to the Present. Oxford: Basil Blackwell, 1987.
3) Columbia Literary History of the United States. New York: Columbia UP, 1988.
4) Abrams, M.H. ed. The Norton Anthology of English Literature: The Major Authors. 5th ed. New York: Norton, 1987.
5) Baym, Nina, ed. The Norton Anthology of American Literature. Shorter 5th ed. New York: Norton, 1999
(09)英语翻译理论与实践 1、Bassnett, Susan.《翻译研究》Translation Studies. 外教社.2004.
2、Gentzler, Edwin.《当代翻译理论(第二版修订本)》Contemporary Translation Theories. 外教社 2004
3、马会娟、苗菊编.《当代西方翻译理论选读》. 外研社. 2009
(11)现代俄语 1.《最新俄语语法》张会森著,商务印书馆,2008年。
2. ?Современный русский язык?
3. ? Практическая русская грамматика?
注:2或3任选其中一本,以词法、句法部分为主,作者不限,出版年1990年以后。
(12)俄罗斯文学 1、俄罗斯文学史。任光宣、张建华、余一中著,北京大学出版社。
2、文学理论教程。童庆炳著,高等教育出版社。
3、苏联文艺学学派。彭克巽。北京大学出版社。
(13)俄语翻译理论与实践(口译) 1?蔡毅等编,《俄译汉教程(增修本)》上册,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
2?周允?王承时编,《汉译俄教程》,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1?
3?吴克礼主编,《俄苏翻译理论流派述评》(下编),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
(14) 俄罗斯社会与文化 1、俄罗斯历史之路——千年回眸》,李英男,戴桂菊著,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转型中的俄罗斯社会与文化》,冯绍雷、相蓝欣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
3、《俄罗斯国情文化》王仰正主编, 世界图书出版社,1999年版。
(15)区域学(上海合作组织大学) 同(13) 俄罗斯社会与文化。
跨文化意识培养策略
二、跨文化意识培养与《英美概况》教学并重的策略
英美文化内容丰富多样,决定了跨文化意识培养的方法策略也应是灵活多样。应开通多种渠道:通过课堂学习和课外大量查阅资料,了解英美文化;通过观看影视、录像资料等增加直观感受;通过背景介绍、对比,感知文化差异等形式进行。不论哪种形式,最重要的是要坚持跨意识培养与教学并重,把跨文化意识培养融人到《英美概况》教学中来。
(一)知识性文化与交际性文化相结合,突出跨文化意识
文化教育可分为知识性文化和交际性文化,知识性文化指一个民族的政治经济、科学教育、宗教法律、文化艺术等文化知识。交际性文化则包括风土人情、交际礼仪、行为规范等隐性文化。隐性文化是指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进行交际时的语言行为所隐含的民族习惯、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深层文化。教学中应将知识性文化和交际性文化相结合,改变传统的重知识性文化、轻交际性文化的倾向。加强交际性文化教学,突出跨文化意识的培养。在传授文化知识的同时,应让学生了解英语国家的人们如何看待事物,如何观察世界,如何用他们的语言来反映他们的社会思想、习惯行为,懂得他们的?心灵语言?。如在介绍?American character?的时候,教师可先介绍美国人在性格形成的原因和思维方式后,再和学生一起总结在与美国人打交道的时候,要注意避免的话题和可涉及的话题,以便在日后跨文化交际中准确地传递信息。这种结合的策略,不仅扩大了学生知识视野、感知文化差异,而且有利于帮助学生解决在跨文化交际中的困惑。
? (二)补充性课件与教材内容相结合,体现时代性
教材是教学的一种材料和工具,是师生间进行对话的文本和材料。但一些教材忽视学生的适应性和针对性,有的大而全,重点不突出,很多内容上大学前都已学过;有的教材理论知识多,现实意义不强;还有的教材所用的'材料为英文原文,不是针对中国学生。从对学生跨文化意识培养的角度出发,选取教材在内容上应是知识性文化和交际性文化比例适当。大部分内容应涉及当前英美国家的社会现状,但这样的教材不多。因此,教学中可同时使用两种教材,如《英美概况》(来安方编著)和《英语国家社会与文化入门》(朱永涛主编)同时使用,能使学生既对英美文化有一个系统的了解,又能对文化现象进行思考和实践锻炼。选用英文材料做教材时,应能多角度反映某个文化社会现象,以帮助学生自己来判断分析。
另外由于教材存在的问题和时代的发展变化,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和教学内容,制作补充性课件,为学生提供更具针对性的实用的教学材料和更新的英美文化信息以及时事内容资料。比如,讲到英美经济制度时就要加入当前的世界金融危机内容,讲到美国外交政策时就应加人反恐相关事件,以此补充教材内容的不足。不断注人更具针对性的实用的教材内容和时事资料,不仅能体现课程的时代性,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跨文化意识。
(三)背景介绍和对比相结合,关注文化差异
我国著名英语专家胡文仲先生认为:?学习语言材料,不了解文化背景,犹如只抓住了外壳不领会其精神。?在英美文化教学中,把背景介绍与对比相结合有助于对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培养,会更好地帮助学生了解文化差异,理解文化内涵。例如,单纯地介绍英国的悠久历史和美国迅速成长为超级大国的历史时,人们会不自觉地用传统的自卑或自大的情绪和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对其进行褒扬或贬抑。如果用中西方文化纵向介绍对比的方法去看待英美历史和中国历史,犹如打开一扇窗,不仅能使人们正视英美发展史,同时了解了中国的历史渊源,对其中的差异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在介绍英美选举制度时,与英美两国进行横向介绍对比,让学生了解英国大选选的是议会下议院或者选的是执政党,而美国大选选的是总统,使之更好地了解英美选举制度。
(四)教师自我提高和学生自主学习相结合,强化实践性
在教改的新形势下,教师和学生的角色都发生了历史性变化。教师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建构知识的组织者,是教学的主导。学生也由知识的被动接受者,成为教学活动的参与者,是教学的主体。同时,要求教师不仅具备较强的语言能力、广博的知识,还要具备较强的应变能力、组织能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并要求学生摈弃传统的仅靠教材在课堂学习的模式,要求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自主学习。
由于《英美概况》课具有内容纷杂、信息量大、实践性强的特点,组织学生自主学习十分重要。现代技术的发展也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了保障。但是疏于管理、放任自流的自主学习其结果必然或流于形式或偏离轨道。把教师自我提高和学生自主学习结合起来,不仅有利于调动师生教学的两个积极性,同时也对培养跨文化意识具有积极的实践意义。教师应在不断提高自身素质的基础上,把组织学生自主学习做为一项任务纳人到教学中来,精心设计。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具体情况,确定不同时期的相关主题或选定文化题目。组织学生在课外多渠道查阅收集资料,进行讨论或开展实践活动,并把适时指导和管理贯彻始终。引导学生多角度观察事物,从中领悟中西文化差异,掌握跨文化交际中要注意的文化细节,使实施英美文化教学与培养跨文化意识的自主学习互相渗透,融为一体。这种结合也将促进教师自身素质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
三、结语
跨文化意识关系到对英美文化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跨文化意识的培养,需要渗透在教学过程中。跨文化意识的培养策略,须坚持教学培养并重的原则才能收到更好的效果。
相关论文查阅:
本文来自作者[静曼]投稿,不代表葡萄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putao.com/pu/4512.html
评论列表(3条)
我是葡萄号的签约作者“静曼”
本文概览:那本书其实也不是没有头绪,你仔细看看目录,就能发现英美国家的文化无非就是下面五个大方面:历史、经济、政治、宗教、生活。通常考试最侧重的是前四方面。你要看看二外真题的出题思路,如...
文章不错《求 英语国家社会与文化入门 学习方法》内容很有帮助